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四百八十三章 濟南之戰也不難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三章 濟南之戰也不難打 (2 / 2)

。倒是你這個混帳東西,對某還算有幾分忠心。說吧,你究竟想做什麼?”

高起潛打仗不成,可他這幾十年能夠夠一個小太監成長成司禮監首席秉筆,但就把握人心和朝廷政爭上,已經磨練得爐火純青了。

最近,朝堂中又有大變。

孫承宗滿門殉國之後,朝野大震。有鑑於河北已經急劇惡化的局勢,崇禎皇帝急調洪承酬和孫傳庭的陝軍參戰。

這已經是明帝王最後能夠調動的敢戰野戰軍團了,不過,等孫、洪二人一到京城,卻引發了一場政治大風波。事情發生在孫傳庭身上,他以前本是陝西總督,這次進京,朝廷升孫傳庭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僉都御史,指揮各路援軍,地位和權力尚在洪承疇之上。

可問題是孫傳庭和楊嗣昌以前就因為政見不和勢成水火,楊閣老自然不想看到孫總督手握軍權,對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脅。

因此,在孫傳庭抵達京郊後,楊嗣昌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讓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見,而洪承疇則在京郊受到慰勞,並奉旨進殿拜見崇禎帝。

孫傳庭對此不平待遇自然大為不滿,說了許多皇帝是昏君的話。

他本是東林出身,東林黨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歡張嘴亂說話,且只圖自己痛快,全然不考慮後果。

這些話傳到崇禎皇帝耳朵裡,自然令天子極不高興。

而就在這個時候,楊嗣昌又向皇帝提出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並主張將陝西軍全部留下,用於守衛薊遼。畢竟,表面上看來,這一時期的大明朝內患已經得到初步的平定。而建奴已經成為明朝最大的威脅,關寧軍好象也不太好使。倒是陝西秦軍,兵強馬壯,這些年算是在戰場上磨練出來了。

崇禎皇帝聽到楊閣老的提議,深以為然。

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楊嗣昌對孫傳庭的意見置之不理,孫傳庭對此不勝憂鬱重重,在京城勾留了數日,突然病倒了,雙耳再聽不到聲音。

一個聾子自然無法帶兵打仗,也沒辦法做官。

沒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交出兵權,在京城休養

如此一來,各路援軍,整個明朝黃河以北的軍隊都歸洪承疇節制。

高起潛在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是太拙劣,戰後搞好不好還要被追究責任,別說官職,性命能否保住都成問題。而洪承疇就戰後出任薊遼總督,全面主持關寧軍軍務事已經是扳上釘釘的事情。沒有節操的關寧軍諸將自然要跑去洪總制那裡討好,也沒有人再來燒高公公這口冷灶了。

這個時候,還真的只有王允成一人跑自己這裡來表忠心。若是就這麼叉出去,今後還會有人來投效自己嗎?

聽到高起潛問,王允成道:“高公公想必也看得清楚,如今濟南被圍。而多爾袞和多鐸兩路大軍正在向嶽託部靠攏。以我軍現在的兵力和志氣,這一仗是必敗無疑的。就算有洪亨九坐鎮,也扭轉不過這個局勢。況且,秦軍現在還在河北,急切之間也趕不過來……”

“……末將聽人說,孫元那賊子如今已經入了天子的法眼,究其原因,還不是在打了兩場勝仗,而這兩場勝仗卻是我大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這讓陛下和朝廷總算能夠對百姓有個交代。”

“……但這兩場勝利,末將覺得水分頗多。比如夜襲一戰,建奴主力都去了通州,留在黃村的偏師兵力不足,又要分出一大半去追擊盧總督。寧鄉軍面隊的建奴自然不多,在加上孫元本就能打,僥倖斬了些人頭罷了。”

“至於泊頭鎮之戰,更是不值一提。聽人說,泊頭鎮的守軍都是孔有德的兵,和咱們大明的軍隊也沒有區別。拿下那裡,也算不得什麼。就算換末將去,也有信心贏下這一場……”

“……這點戰績,若是放在平日,也沒什麼了不起。再說,孫元的斬獲中,未必就沒有浮誇和殺良冒功。可陛下就信了,朝廷就信了。至於為何如此,還不是因為我大明朝連戰連敗,民心士氣都已跌到最低,實在是太需要好訊息了。”

王允成的聲音大起來:“所以,末將以為,孫元能做的高公公一樣能做。譬如這場濟南之戰,雖說肯定打不贏建奴。可要獲取功勳,卻是不難。”

“不難?”高起潛一呆:“怎麼說?”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