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景文點點頭,嘆息一聲:“衛所兵是不成的,這場空前大仗,其實我也沒指望過他們
。說到底,還得由建斗的天雄軍和祖寬的關寧兵來打。但建斗方才又說,這兩支部隊遠征已經一年多,思鄉情切,士氣低落。這一仗,怕是不好打了。”
“所以,我們需要一場勝仗來激勵士卒。”
“哪怕這場勝仗是冒功?”範景文心中雪亮,忍不住說了這麼一句。
盧象升點點頭:“夢章能夠看到這一點,卻是最好的。士可鼓而不可瀉,大戰在即,而賊眾勢大,號稱三十萬。若是士卒沒有畏懼之心,那也是假話。孫元這場勝利來得很及時,即便是假的,也足以振奮人心。可現在,我們卻要治他冒功之罪,豈不是打擊了各軍在沙場上獲取功勞的心氣?”
範景文:“建鬥言之有理,可是,孫元小人實在可惡。”
盧象升又伸出手在身上使勁地抓著,笑道:“軍隊上報功勳喜歡誇大其辭,見得多了,也不覺得希奇。孫元這次上報斬首五千級,按照常例,大約是一兩百級。如果此戰是真,估計賊軍來襲之眾也不過幾千,且多是流民和老弱。賊軍作戰歷來有驅趕被裹脅的百姓為前驅的習慣,而精銳則躲在後面揀便宜。要擊潰一支數萬人的賊軍烏合之眾,也不是什麼難事。”
範景文一攤手:“可首級呢,怎麼連一具也沒送上來。估計是那些被賊軍驅使的流民實在不堪,說不好還都是婦孺和孩童,想必孫元那小人也拿不出手來。”
他一臉的憤怒:“孫元之所以做這個千戶,據說拿得是楊澤的告身,閹賊手下能有什麼好人?他現在又和錦衣衛千戶朱玄水打得火熱,活脫脫一個小人。一想到要給這種奸賊記上一功,真真叫人氣悶。”
盧象升哈哈笑著:“咱們需要他的功勞來激勵士氣,冒功也無妨啊。先前我不是說得明白,先將他的功勞記下,等此役事了,再一併上報朝廷犒賞。對於擊潰賊軍,盧象升還是有點信心的。到時候,孫元所冒的那點功勞,又算得了什麼。完全可以忽略不提嘛!”
作為一個沙場老將,沒有人比盧象升更清楚士氣對於一支軍隊,對於一場即將到來的大戰究竟意味著什麼。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所穿了打的就是組織能力和士氣。
不管孫元送報上來的大捷是真是假,為了士氣計,就算他是一團狗屎,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
“建鬥有剿滅賊軍的信心?”範景文大喜。
“戰場上的事情誰說得清楚了,盡力而為罷了。所謂決戰,就是賭,有七成勝算就可以打了。”
“七成,很不錯了。”
盧象升:“好了,夢章,如果不出意外,最多三五日之內,賊軍主力就會與我軍接觸,咱們還是抓緊些移營去滁州吧。”
“確實是。”
兩人何等身份,一個是南京兵部尚書,正二品的部院大臣;一個是掛尚書頭銜節制南方五省兵馬的督師,當世一等一個人物,小小一個孫元還入不了他們的眼。
心中也覺得孫元這次所謂的清流關大捷只怕不想他捷報上所說的那麼誇張,或許仗是打了,但敵人估計也不多。搞不好,這一戰根本就沒發生過,孫元不過是幹掉了一群流民而已。
軍務繁忙,兩人很快就將孫元這麼個小小的千戶拋之腦後。
很快,大軍拔營啟程,進駐滁州。
這次盧、範二人有心全殲農民軍主力,自然不肯呆在城中死守。要想決絕賊軍東南之患,還得依靠野戰。
若是躲在城裡,敵人一旦發現無法攻下堅城,無論是東去揚州、北上鳳陽、徐州,還是南下威脅南京,以他們來去如風的作戰方式,整個東南都將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真到了那一天,滁州是保住了,但東南半壁一爛,大明朝在整個戰略上卻要輸到一塌糊塗。
過得兩日,大軍抵達滁州,分駐城外各個軍事要點。
明軍結成三個大寨,盧象昇天雄軍駐紮在城前;祖寬關寧軍在北面大槍嶺作為總預備隊;範景文則帶著南京衛所軍結寨清流關和滁州之間的官道,他這一路軍力最強,補給最優,隱約有明朝軍主力老營的架勢。
七八萬人馬一字排開,看架勢是要同農民軍打一場硬仗。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