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少女的年紀大了點,都二十了。
看到朱汀看自己的目光,孫元本就是個大叔的靈魂,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心中不覺大窘,暗歎:怪就怪我前日做事實在衝動,現在可麻煩了。
不過,一想起朱汀那美好的胸部,那小腹肌肉優美的線條,孫元的心中一熱,氣息不覺粗了幾分
。
忍不住喃喃道:“不走,那好啊。”
正在這個時候,後面有衛兵歡呼一聲:“到了,到了!”
原來,說話間,孫元等人翻過了一道小山岡,眼前突然一片開闊。前方六里地,是一座黑黝黝的城池,不是來安縣城又是什麼地方?
這個時代的縣城都小,即便是東南富庶地區。
也不過是一縱一橫兩條街,兩三萬居民的規模,自不能同如皋、松江、吳江甚至上元這樣的上縣可比的。
不過,縣城外的那片大營盤還是叫孫元等人抽了一口冷氣。
“實在是太大了!”
卻見,成千上萬頂黃白的帳篷在城牆下蔓延開去,直接同遠方的地平線連線在一起,無際無天涯,也數不清。
一隊隊斥候騎兵在前方巡邏賓士,軍旗獵獵,在寒風中飛揚,紅色、黃色、白色,招展成一片海洋。
原野壯闊,烈風如鐵,正是大明徵討大軍的營盤。
“朱姑娘,好象聽你說過你以前隨朱千戶去過很多軍鎮,依你看來,這營盤中究竟有多少兵力?”孫元忍不住問。
他現在雖然也是一個千戶軍官,手下有數千人馬,有著超過這個時代人的見識和練兵手段。可格局畢竟還小,對於明朝的軍制依舊有些迷糊。
朱汀大約看了看,回答說:“應該有十萬人左右。”
“這麼多,而且都蝟集在小小的一座來安!”孫元吃了一驚奇。
在真實的史料上,古代中國所謂的大決戰,動則就是幾十萬人規模,可這其中還得包括大量的民夫和輔兵,真正一線作戰部隊其實也不多。決定整個戰役勝負的,搞不好就是雙方的幾千主力精銳之間的較量。
而且,從軍事常識上來說,大軍出征,也不能十萬多人集中在一起,得有前面開路的前鋒,後勤運輸部隊,中軍老營,保障運輸線的駐軍,總預備隊,拉出去上百里路紮上幾十個營盤也是有可能的
。
這麼多人集中在來安,不亂套才怪。盧象升也是個知兵的,怎麼會犯這種低階錯誤。
不過,轉念一想,孫元立即明白過來。滁州乃是戰略要點,不容有失,估計是盧象升也急了眼,這才不管不顧的全軍來援。
由此看見,他對這一仗是非常看重的。而我孫元擊潰了劉總敏的前鋒營,敲山震虎,所立功勞自然極大。
想到這裡,孫元心中得意起來,恨不得早些見到聞名已久的盧象升,聽到他對自己的誇獎。
朱汀有心在孫元面前炫耀,一邊放慢馬速,用馬鞭朝前方的軍營指指點點:“那邊是盧督師的天雄軍的旗子,那邊是遼東軍。對了,你是大河衛的千戶,那邊也有你們軍隊的旗號,歸南京兵部節制。”
孫元微微一楞:“大河衛的兵也過來了?”轉念一想,其實這也能理解。農民軍在過年期間悍然東侵,鋒芒直逼大明朝的財賦重地南京。
南京震動,必然勒令整個南直隸的部隊全力來援。大河衛制所雖然在千里之外的淮安。可那裡水運發達,順京杭大運河而下,不要命地奔來,也不過十來日工夫。
況,大河衛的主力部隊早就在半年前拉出去,歸盧象升節制。這也是孫元屠雷泰一案遲遲沒有人過問的主要緣故。大家打仗都忙不贏,誰還有心思去料理這件小事?
對於大河衛的相關直接上司,孫元這半年以來一直都忙在在千戶所裡練兵。平日裡但凡有公事,都叫郭道理寫一份公文了事,自己從來沒去那邊走動過。大河衛的兵和指揮使們這半年以來一直都隨著盧象升追剿農民軍主力,衙門裡根本就沒人。
孫元就算有心要過去拉關係,也找不著人。
所以,到現在為止,他對上屬機關究竟有什麼人還是兩眼一抹黑。
聽朱汀這麼說,孫元起了想見見上級官長的興趣。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