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洪難得得絮叨起來:“將軍,朱姑娘雖然高得不象話,一個女孩子家,操刀弄槍的。可咱們是軍戶,軍戶女子同外間自不一樣。朱姑娘武藝高強,下面的軍漢極是敬佩。她又是勳貴子弟家的小姐,若做了寧鄉軍的主母,大家也是心服。韶夫人的出身畢竟……”
孫元無奈,只得打斷費洪,將話題岔到一邊:“對了,既然起這麼早,大家也沒有心思在回去睡覺,索性聊聊
。有兩件事,一是這次繳獲了不少馬匹,乾脆組建一支斥候騎兵;其次,這麼多俘虜,將來如何安置,也得拿出一個章程來。”
見孫元說起正事,費洪想了想,說:“先說斥候騎兵的事情,這次繳獲了一千頭騾馬,但能用的戰馬不過數百,且正如剛才朱姑娘所說。這些戰馬都是被賊軍拿來當馱馬使廢了的,得重新訓練,而且,咱們又不是騎兵出身,對於這事卻是兩眼一抹黑。至於這一萬多流民,倒是好辦。”
“你說,你說。”
費洪:“這一萬多人當中多是老弱,其中可用的青壯不過數千,乾脆將我寧鄉軍擴編一倍。至於其他人,帶回寧鄉做軍戶好了。只是,寧鄉地方窮,怕是養不了這麼多人。”
孫元:“俘虜們還是必須帶回去的,這些人多是河南山西流民,就算放了他們,也沒辦法回家,說不好又重新跑回賊軍那裡去了。這幾日,老是將他們當成俘虜看管著,日子久了,難免人心不安,要生出事來。不如問問他們想不想做我的軍戶,若同意,等戰事一結束就隨我們一道回寧鄉,若不肯,自去就是了。”
費洪:“他們自然是肯的,這年頭,但凡有條活路,也沒人肯去做反賊。而且,這一萬多人當中大多是被裹脅過來的百姓。”
“至於養活不了這麼多人的問題,以後再說吧,總歸能想出法子來。”
費洪:“這倒是。”
孫元:“關於騎兵的問題,我想,這麼多俘虜中總能挑出一百個騎得了戰馬的人吧,據說裡面有不少曾經的山陝邊軍,可補充進斥候隊裡。擴編軍隊的事情,馬上就辦。先招一千有戰鬥經驗的俘虜編進我軍吧!”
費洪吃了一驚:“現在就編?”
“對,費洪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妥?”
“沒那麼多火槍啊,總不可能叫他們空著手上陣吧?再說,俘虜們又沒有經過訓練,倉促編進我軍,人數是增加了一倍,可戰鬥力下滑得厲害,以後還怎麼打仗?”
“我說過要將俘虜全部編為火槍兵嗎?”孫元笑眯眯地反問費洪。
費洪:“我寧鄉軍能打,那是因為我們的火槍犀利,我們的火器戰術當世第一
。不過軍隊不擴編火槍手,咱們同一般的衛所軍隊又有什麼區別?”
這個費洪,還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啊!孫元心中感慨一聲,以前費洪在太原邊軍火器具營中火槍手的時候,明軍的火器營也就是一個擺設,火槍手碰到別的兄弟軍隊,自覺矮上一頭。所以,當初孫元編練新軍的時候,他諸若勸戒,說火槍手在戰場上完全沒有用處,不如不設。
如今,取得了清流關大捷之後,看到火器在戰場上巨大的威力之後,費洪又從火槍兵的反對者,搖身一邊成為忠實的捍衛者。
這人,簡直就沒立場。
孫元嚴肅地說:“費洪你說錯了,我寧鄉軍之強,強在軍紀,強在令行禁止,強在軍中的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規定,這才是我們強大的原因,而不是因為我們使用了火槍。實際上,清流關一戰我們打得很差勁。”
費洪瞠目結舌:“這還叫差勁?”
孫元:“老費你想想,如果換成其他軍隊,一千一百人馬,傷亡三百,都快三成了,估計早就已經崩潰,咱們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還不是因為軍隊有紀律在。突然襲擊,敵人已經徹底崩潰,咱們還傷亡了這麼多人,這仗無論如何都不算漂亮。如果不是突襲,咱們和敵人面對面擺開陣勢較量,你來費敢誇口說一定能贏。你再仔細想想,那一仗咱們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聽孫元這一提醒,費洪皺著眉頭想了半天,突然“啊”一聲:“明白了,我軍在深入敵陣之後,因為火槍短,肉搏卻是不成的,即便陣形再嚴整,也無法抵抗敵人的攻擊。也就是說,一旦敵人靠近,單憑射擊和刺刀根本不足以將敵人阻擋在大陣之前。”
“費洪你終於明白我在說什麼了?”不愧是邊軍老卒,孫元欣慰地點了點頭。
實際上,用強大的火力擊潰敵人的人海戰術,至少也得等到一次大戰機槍出現之前。
機槍的出現,使得戰爭的形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排著整齊陣勢的進攻等同與自殺。
於是,壕塹戰出現了,騎兵退出歷史舞臺了。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