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一聲,正在飲茶計程車氣們同時放下手中的茶杯湧到窗前,以驚豔的目光看過去,一副痴迷模樣。
風吹來,幔帳飛揚,有脂粉氣襲來,馥郁蘭香,濃得化不開。
鳳陽本是大明王朝的中都,太祖朱元璋龍興之地。雖說比不上南北兩京天裝貴胄遍地走,朱家子弟不如狗。可城中卻有不少官辦機構和政府機關,比如鳳陽巡撫衙門、鳳陽知府衙門、中都漕運衙門、戶部鳳陽官署、御用監造辦衙門……
而且,皇家宗室若是犯了事,也都會打發到這裡來圈禁看管。
因此,城中有錢有勢的人物卻是不少。看到這輛華麗得令人髮指的馬車,孫元估計是城中哪個大人的家眷,又或者是宗室子弟。
或許對見多識廣的現代人來說,眼前就是一輛馬車,不過是裝飾得漂亮一些罷了。可這裡是明朝,一匹上好的駿馬那就相當於後世的賓士、寶馬。尤其是這種渾身上下不帶半點雜色的白馬,更是價值千金,足夠普通老百姓吃用一輩子。
孫元忍不住讚了一聲,心中好奇,忍不住問旁邊的一個書生:“好馬!敢問兄臺,也不知道這車上所坐何人?”
那書生見孫元做文士打扮,舉止從容儒雅,也是一回禮,說:“兄臺想必是讀書人?”
孫元這段時間都以書生打扮示人,那是因為讀書人在明朝地位極高,自己有了這麼個身份,做起事來也非常方便。否則,一個農家子弟,那管老闆只怕連見自己一面都不肯,更別說和他談買賣了。
就微一頷首:“小生讀過幾年書,知道些聖人書中的道理。”
“不對呀,不對呀,這事中都的所有讀書人可都是知道的,你怎麼可能不曉得?”那書生抓了抓腦袋,一臉的不可思議。
“什麼不對,難到車中究竟是什麼人,小生就必須知道嗎?”
剛問出這句話,旁邊的眾書生都是一臉的鄙夷。
那書生突然一拍腦袋:“明白了,兄臺一定是外地人。”
在知道孫元是揚州人氏之後,他笑道:“那就難怪了,此車也是昨天才來的鳳陽。剛一進城,滿城貴胄、士子都過去迎接。車中之人正是‘莊妍靚雅,風度超群。鬢髮如雲,桃花滿面;弓彎纖小,腰支輕亞。’的南曲第一。”
孫元沒想到哲人居然文縐縐地給自己來這麼一段,加上這人的淮西口音有些古怪,卻聽不太懂。不過,聽話中的意思,好象是形容一個女子的美貌,“桃花滿面”他是知道的,“弓彎纖小”,那不是說小腳嗎?
一想到小腳女人的裹腳布,孫元就有些倒胃口:“究竟是誰呀?”
書生一臉的色授魂與,竟有些****起來:“還能是誰,相公以前定然是沒去過風月場合,這南曲第一指的是色藝無雙的顧橫波顧眉娘。”
“啊,顧橫波!“孫元吃了一驚,說起晚明歷史,以顧橫波、陳圓圓、李香君、柳如是為代表的秦淮八豔卻是繞不過去的。
這其中,“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自然是最有名的,接下來應該就是《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吧。至於顧橫波,若不是歷史發燒友還真沒多少人知道。
不過,在真實歷史上,這個時間段的顧橫波可比陳、李二人有名多了。所謂南曲,就是指在秦淮河上賣藝不賣身的清館人。這個顧橫波號稱南曲第一,在秦淮河風月界可是排在頭一位的。
在明朝,青樓頭牌在世人心目中相當於後世的天皇巨星,自然少不了名人追捧。這個顧橫波身邊自然少不了諸如錢牧齋這樣的大名士。
那書笑吟吟看了孫元一眼,道:“兄臺你大約不知道這顧橫波緣何來到我們鳳陽吧?”
孫元:“還請教。”
書生道:“歸德府大名士侯方域侯公子要去南京參加今年的鄉試,要路過咱們鳳陽。這個侯方域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侯恂大人的公子侯朝宗嘛。”孫元連連點頭,廢話,明末四公子侯方域怎麼可能不知道,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孔尚仁的《桃花扇》可是必讀的書目之一,這就是一個一無是處,只知道誇誇其談的廢物。而且人品也很糟糕,後來還可恥地做了漢奸。
不過,在這時,侯朝宗的名氣可大得緊。說起來,比起如皋的冒闢疆還要大上幾分,已隱約有大明朝文章大家的風範。、
“沒錯,就是他,對於侯公子的詩詞文章,我輩可是仰慕已久的了。這次侯公子要去南京參加鄉試,顧眉素來喜愛他的文章,竟千里來迎。真是一樁佳話啊!”
“沒錯!”視窗邊上的其他書生也都是連連點頭。
其中一人突然大聲道:“各位兄臺大約還不知道,侯方域和顧眉要在我鳳陽逗留一陣,說是要在正月十四那晚辦一場文會,算是慶賀元宵佳節。等到十四之後,顧眉才接了侯方域去南京參加今年的秋闈。”
“什麼,十四那天辦文會,快說,快說!”眾人都騷動起來,又有人叫道:“侯方域詩文天下無雙,這次也不知道有何新作問世?且那顧眉能歌善舞,色藝冠時,尤其是那歌喉,宛若黃鶯初啼。若是配上侯公子的新詩,卻不知道是何等情形。到時候,如此士林盛況,咱們是不能不去的。”
“對對對,必須去!快說,那文會究竟是在什麼地方舉辦。”眾書生都是一臉的興奮。
孫元看得心中好笑:你們怕是為去看顧眉吧,至於侯朝宗的詩詞,也不過是一個附帶。
一想起顧眉的小腳,孫元立即倒了胃口,頓時對這場所謂的文人雅集失去了興趣。
那人突然冷笑一聲:“各位兄臺的心情小生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那場文會恐怕是辦不了。而且,就算做了,咱們卻是去不得的。”
“什麼,怎麼可能,才子佳人聚首,不在中都留一場佳話卻怎麼可以?再說,咱們可都是鳳陽城的讀書種子,不少人還有功名在身,怎麼就去不得?”
那書生道:“其實,顧眉這裡也不過是來接侯公子而已,本沒想過在鳳陽逗留,也沒想過辦一場文會。可這事卻涉及到我鳳陽巡撫楊一鵬大人和守備太監楊澤多年的恩怨。”
聽他提起鳳陽城排名一二號的人物,書生們都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