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國士> 第十九章 杜廩生的主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杜廩生的主意 (1 / 2)

孫元當初決定參加縣試只不過是想借勢,相比起戰亂連連的北方。如欲在平靜富庶的江南地區出人頭地,必須讀書、科舉。也因為如此,讀書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極高。可以說,江南一帶的主流社會皆由讀書人,或者讀書人出身的鄉紳組成。

自己要想在此時此地做出一番事業,必須進入這個圈子。就算不能徹底打入,也得和他們有所接觸。

不過,看眼前的情形,如果不中榜不成周知縣的學生,依上這座靠山。也許等縣試一結束,自己就會成為雷泰的俎上魚肉。

畢竟是出社會這麼多年的,在前世的工作之中,孫元對於這種小人看得實在太多,毫不懷疑此人報復自己的決心。

“那麼,這次縣試得提起萬倍精神了。可是,縣試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也不過是後世中考的層次,但要想順利過關卻不是那麼容易。而且,明朝科舉的知識體系和現代人根本就是兩回事。”

想到這裡,孫元不覺皺起了眉頭:“從明天算起,到進考場還有三天時間。三天,來得及嗎?”

無論如何,還是要去試上一試的。

後世孫元也是個漢語專業的名牌大學士,對於國學也有涉獵。

如今時間緊迫,也不是患得患失的時候,還是早些做考前準備為好。

孫元又去拜訪了一次杜廩生,求教縣試的注意事項,和八股文的寫作方法。

杜廩生聽孫元說是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顯得很是熱情。又聽他說以前從來沒有學過八股文寫作,害怕進考場之後交白卷時,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道,八股文寫作說起來難,其實也簡單。只要格式對了,明曉經義,提筆就有。

聽他這麼說,孫元皺了一下眉頭,八股文格式自己也知道。說起經義,讀大學時也下工夫研究過,不算陌生。可真提起筆寫文章,又要用文言文,卻不是那麼容易。

孫元的顧慮杜廩生如何不知道,畢竟他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

忍不住冷笑一聲,一臉的傲氣:“不過是一場縣試而已,又有什麼了不起。等到你進了考場就會發現,其中五六十歲的老童生不乏其人,甚至六七歲的孩童也有。六七歲的孩童也不過剛發矇幾年,估計也剛剛將四書五經背全,會寫什麼文章?所以,你也不用擔心,儘管去考就是了。不會寫……抄就是了。俗話不是說得好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說著話,就將一本朱熹的《四書注》和幾本《時文集》扔在孫元面前。說,按照科舉制度,考官的出題範圍都在朱子註解的四書之中,這本書你大約也是讀過的,熟悉一下經義就可以了。

至於八股文寫作,把這四本集子背熟,進考場之後,根據題目,按照格式,從集子裡摘些適當的句子,改頭換面,東拼一句西湊一段,一篇文章不就做成了?

“這樣也可以?”孫元瞠目結舌。

杜秀才哼了一聲:“縣試不過是考你的基礎是否牢固,只要格式對了,經義不出大的岔子,多半都會過關。反正也不過是走個形式,又沒有學政巡閱,知縣說你作得好,你就能過關。正規的科舉考,得從府試開始。”

“原來這樣啊!”孫元恍然大悟,偷偷鬆了一口氣。如果真如杜廩生說得這樣,縣試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難。

看起來,對古代讀書來人,縣試只怕連中考都算不上,也就是小升初的水平而已。自己好歹也是985出身,別的不說,單就分析、綜合的本事,比起古人不知道要強上多上。

就站起來向杜廩生長長一作,表示感謝。

借了杜廩生的書,又上街買了一套文房四寶,花了三錢銀子,孫元這才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去。

距離縣試還有三天時間,因為有雷泰這個陰影籠罩在自己頭上,得抓緊時間溫習功課了。本來,從如皋縣趕回家中一來一去很是麻煩,住在姐姐家中最好。不過,孫元看不慣姐夫那副市儈嘴臉,心中有掛念母親,還是決定回家去。

江南水鄉,出門都是乘船。在船上,孫元就將杜廩生借給自己的書籍大概地翻了翻。

至於讀書人科舉的必學科目《四書》、《五經》。四書中的很多文章,自己讀中學的時候就學過,大學的時候就係統的通讀過一遍,並不覺得陌生。至於《五經》,反正自己只需要過縣試這一關,縣試又不會出五經題目,倒不用管。

明清科舉,朱熹註解的《四書》,以前也有過接觸,現在只需粗略地讀一遍就是了。反正後世的國學研究,大多也是依著朱熹的經義,並沒有多大變化。

至於八股文寫作,對此刻的孫元來說卻有些難。現在再開始學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依照杜廩生的法子,先將這些範文背熟。到時候再胡亂拼湊一篇出來就是了。

杜秀才借給自己的那本《時文集》乃是最近兩年中江蘇院試的中榜文章,總計有三大本六十多篇。明清的八股文都有字數限制,一般都在五百到八百字之間,格式的要求非常嚴格,精確到每一段需多少字,起首要用什麼字的程度。如此算來,這三本集子總共有三萬字左右,要想全部背熟,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