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吳一就用探照燈往裡照過,發現兩側的墓道牆壁上凹陷起伏,似乎有文字和圖畫刻在上面,所以此時也忍不住想要過去看看。
從進入這座復生古墓以來,就一個文字都沒有遇到過,所以到目前為止,所掌握的資訊也就只有兩個,其一就是這是座宋朝古墓,這一點在來之前就已經判斷出來了。
其二則是這是紅白雙煞辦白事的那支隊伍所祭葬的墓,這一點也僅僅是從古墓的規模上推斷出來的。
除此之外,可以說對於這座古墓,以及這古墓中所安葬的墓主人的認識,還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如果這墓道的牆壁上真有文字能夠被讀懂意思,至少也能多推測出來點關於這座古墓的一二三來,對接下來的行動指不定就有不小的幫助。
眾人都沒再多說,武大江也收起了剛剛尷尬的表情,一起朝著前方走去。
墓道很寬,但為了防止地下的石板中暗藏玄機,所以幾人也沒真大搖大擺的並排走,而是排成一隊走過去,這樣只要第一個人走過去沒事,後面的人也自然不會有事。
這裡面就屬吳一在機關上造詣頗高,責無旁貸的走在第一個,他的前方,盜聖手骨像一隻蜘蛛一樣爬行趟雷。
很快,眾人往前走了約十米的距離,終於來到了左側墓道牆上刻畫文字圖案的地方。
讓吳一沒想到的是,他原以為這墓道牆上刻畫的應該是一些關於這墓主人生前所做下的豐功偉績,亦或者是一些關於他那個年代的風聞趣事,但是此時一看卻有些吃驚。
只見面前的墓道牆上,畫著的竟然是一副古怪至極的圖案!
這個圖案很大,不過整體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畫著的是一條金色的長龍,龍鬚飄飛龍口朝下,龍尾下襬,整條龍身呈拱形,彷彿是正在衝著下方發出警告的樣子,看上去十分的威風富有氣勢。
單單看這一部分,還算不上古怪,但是下半部分的圖案,卻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只見這條金色長龍的下方,中間處浮雕出來了一頭仰頭狂嘯的猛虎,這頭猛虎個頭很大,若是這整幅畫的比例一致,這猛虎的個頭起碼是和上面這條金龍是一個級別的。
猛虎此時張開血盆大口正在與上方金龍對峙,栩栩如生,頗有一種氣吞萬里的感覺,但古怪的是,在這猛虎碩大的體型四周,還刻畫著密密麻麻的小人,這些小人數量十分之多,起碼有上百個,一個個的只有那猛虎的眼睛那麼大。
而且,這些小人的刻畫風格,與龍虎的刻畫風格也迥然不同,龍虎圖案比較寫實,威風凜凜,但是這些小人卻刻畫的十分抽象籠統,別說五官了,連是男是女都分不清,只能大概猜測出,這些小人的身上好像都裹著一層黑色的袍子。
至於這些小人圍在這猛虎周圍在幹嘛,也不得而知,但大概不是在圍觀這一龍一虎惡鬥,因為他們離的很近,有幾個小人甚至都站在猛虎的肚皮底下了,還有的小人更是直接站在猛虎的背上,看熱鬧也不是這樣看的。
吳一又看了幾眼,實在是感覺到莫名其妙,一般來說,古墓中花費大量精力和人力物力留下的圖案,那都是有一定的作用在上面的,或敘事或寓意。
可是像眼前這種圖案,卻實在是想不通是什麼意思,既不像在敘事,也不像是有什麼特殊含義,好像只是一個用來裝飾的圖案一樣,可是,裝飾的話,直接弄副畫掛在這裡不就好了嗎,為什麼又要大費周章的刻在墓道牆上呢?
吳一正想著,葉無心猜測道,
“龍,虎,人,會不會分別代表的是天地人三界,這墓主人野心很大,想把三界都搬到他墓裡來,所以才弄了個這個上去?”
吳一想了一下,搖頭道,“應該不是,要真是這樣,也不會畫那麼多小人了,只要按照這龍虎的風格,畫一個好看點的上去當代表就夠了,用不著畫上去上百個。”
葉無心點頭,胖子在一旁埋汰道,
“什麼三界不三界的,小葉子你不懂就別胡扯了,這龍虎圖案是有講究的,這你都不懂?”
“講究?什麼講究?”
吳一好奇的看向胖子,見胖子露出一副賣弄的神色,就知道他或許真的知道點什麼門道。
果然,胖子解釋道,
“在道教裡頭有一種說法,龍虎圖案那是輔助靈魂昇天轉世的吉祥物,這叫騎龍昇天,駕虎歸塵,昇天是死,歸塵是活,象徵著能夠早日投胎重新做人。
你們再看這些小人,都畫在這虎旁邊,意思就是說他們已經成功的駕著虎回來了,他們這是剛從虎背上爬下來,還沒來得及走遠!”
胖子的話讓眾人幡然醒悟,吳一連忙再看畫在虎背上的那些小人,之前有些細節還沒發現,但是此時再看,確實是發現虎背上的小人有幾個正做出爬下虎背的姿勢!
隨後,吳一又心中一緊,問道,“胖子,你說他們駕著虎回來了,是什麼意思?”
胖子道,“還能有什麼意思,就是說這些傢伙都已經成功投胎轉世,已經活過來了唄!”??
“吸——”??
吳一聞言頓時吸了口涼氣,胖子起初還沒想那麼多,但是隨後也意識到什麼,跟著張大了嘴,道,
“我.靠,不會吧,小吳你可別亂說,你該不會想說,這些傢伙活過來後,現在就在這鬥裡吧?那特麼可就真是熱鬧了!”??
吳一嚥了口唾沫,道,
“沒什麼不可能的,你別忘了這座古墓叫什麼,它就叫復生古墓,搞不好咱們還真能遇上死而復生的人,雖然我也不信這個,但是不能不放在心上。
還有你說的這幅圖案的意思,如果龍虎圖案真的是象徵靈魂昇天轉世的吉祥物,那麼這些小人也該是畫在龍的身上,這才代表著一種寄託,可是現在偏偏畫在了虎的身上,這已經不是寄託了,而更像是一種已經出現了的結果。”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