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在後方壓轅犁,牛在和耕田的過程中,依舊不會脫土而出。
而對於牛來說,減少負重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年人的重量,就連犁地的時候阻力大幅度減少,比直犁省力很多。
老實巴交的農戶一拍大腿,忍不住誇讚道:
“奇了,奇了。這曲轅犁真是好使,哈哈!”
老農耕作多年,與老牛朝夕相處,一眼便能看出老牛的腳步不似往日般沉重,鬆快了不少。
他雖然不知道這原理是什麼?但只要轅犁省勁,他的老牛輕鬆,他就開心。
這個時代是農業社會,老百姓非常重視牛這個勞動力,因為其價格昂貴來之不易,再加上牛對於耕地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牛的地位非常高,普通人家都是把牛當成最忠實的夥伴,說是家中的頂樑柱也不為過。
他們寧願自己餓幾頓,也要讓牛吃飽。
要是讓牛餓著了,可就沒力氣耕地了。
耕不成地,沒了糧食,全家都活不成。
老農笑著放開了一頭牛,招呼自家的兒子嘗試用另外一頭牛耕地。
另一頭牛很快就投入了犁地工作,兩頭牛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耕作。
兒子回頭喜笑顏開:“爹,一頭牛也能耕地!”
"中!中!中!哈哈……一頭牛也能耕地,速度快了不少。"老農黝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盤算了一下,家裡有六口人,兩頭牛。
以往二牛抬槓的耕作方式讓犁地的效率低下,資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現在一頭牛,兩個人就能解決吃飯的問題。
減少了不少人力牛力,時間成本。
兩頭牛一塊幹,四個人齊上陣,再加上曲轅犁省力氣,牛的步子也加快了不少。
犁地效率至少比以前快了三到四倍!
而且這樣一來,勞動力有了發揮的空間,兩條牛也可以輪流上陣,這頭牛累了換另一頭牛上。
這樣就可以耕耘更多的土地,再也不怕莊稼種不好,或者是荒廢了。
不用像以前那樣用幾天停幾天,生怕把老牛累著了不樂意幹活了。
原本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得到了改善,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甚至運氣好的話,還會有結餘的糧食。
用不了幾年,這些積攢下來的糧食,就能去換一些肉,或者再買一條牛。
這對於一個勳爵權貴之家不值得一提,但是對這個時代大多數底層的農戶來說,每天能吃飽飯,過年能吃上肉,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是他們最幸福的期盼。
乾的多一點,攢的多一點,然後存起來。
再多生幾個娃,長大後再幫自己耕田。
等自己老了幹不動了,還有一窩娃娃孝順自己。
這日子就別提有多爽了!
這麼一想,好日子就在前頭,老農的心裡真是美滋滋,耕田就更加賣力了。
這曲轅犁對於一個家庭的意義重大,改變一小步,農業發展一大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提高了幾倍的耕作效率,不用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解決溫飽問題上,節餘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操持更多的手工產品。
所以……
這東西何止是好,假以時日,這簡直可以讓他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