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是附近的地方。
庫頁島在半島以北,倭國在半島以東,琉球就是臺海。
不過陳遠真沒太多想法,因為這種事輪不到他操心,正常來講也不需要他操心。
李淵處回來,他便開始視察瓊州的農業狀況,果然水稻的收穫季節到了, 各處都在忙著收水稻。
得益於此,下到村學,上到州學,乃至於就連州府衙門,很多部門都停擺了,人都聚集到了田野上。
此謂農假。
大致巡視了一圈, 作為助理,作為秘書, 柳知蘭問道:“要不要把人都叫回來?”
陳遠笑著搖頭:“不用,就這樣挺好,工作講效率,生活講的卻不是效率,有些時候,適當放慢點節奏不是壞事。
身為管理者,經常下地看看也好,一來加強上下聯絡,避免分裂,二來也省得有些人做事不過腦子,就坐在值房拍腦子想當然。”
柳知蘭忍俊不禁:“公爺說什麼呢,怎麼總感覺意有所指?”
陳遠笑笑:“就是意有所指啊,不過指的是什麼你不用知道,你只要知道現在這種狀況不錯就行了。”
說完問道:“糧倉建得怎麼樣了,新糧豐收,有沒有足夠多的空間容納?”
柳知蘭如實彙報道:“有的, 按照公爺的意思,糧倉還在持續修建,不論島內新糧還是安南那邊運來的糧食,我們都有充足的空間容納。”
說起安南,陳遠頓時又想起來:“安南那邊水稻也是這個時候豐收吧?”
“差不多,要去收購嗎?”柳知蘭顯然也猜到了陳遠的想法,問道。
陳遠想了想,道:“這事你別管了,我來安排,你負責敦促好收糧倉儲工作就行。
順便再把脫粒機這樣的東西都安排製作推廣一下。”
“那收購價呢?”柳知蘭問道。
“每鬥四文吧,這是最低指導價,不強求都賣給州府,但是瓊州境內,這是最低價。”
價格還是可以的。
一來相比關中主要作物,水稻畝產更高,尤其瓊州島還一年三熟。
二來這每鬥四文是帶殼的,真算折算成米價,每鬥便有五文還多。
當然,重點不在於價格高低,而在於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保障。
得益於這個保障,瓊州,乃至整個瓊州島內, 糧食穀物價格都不會低於每鬥四文,無數人將因此而獲益。
柳知蘭便按吩咐去辦了。
陳遠也沒閒著,迅速簽署相應的公文進行張貼宣傳,又送各級行政機構通傳學習。
完事又專門成立督察組,負責處理收糧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並就市場收購行為進行督導。
等到這些事情都搞定,又召集了一幫人,帶著包括海鹽衛生紙在內的各種物品,以商會的名義大張旗鼓前往安南交易收購糧食。
眼看著都有點魔怔了,長樂疑惑問道:“有必要麼,這麼多糧食,囤著不怕發黴啊?”
谷瑡
“我也覺得有點多了,主要咱們收購價高,買回來就只能囤著,賣不出去。”永嘉也覺得沒那個必要,因為收購價實在是高,拿出去根本沒有競爭力,除非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