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4章 書院落成 (1 / 2)

驪山。

資源人力的傾斜,加上連日裡來的努力,終於,書院初步成型。

硬體還可以。

普通的磚瓦房,水泥地,牆面粉刷造紙廢水處理得到的白泥,要黑板有黑板,要講桌有講桌,便連課桌,都是嶄新的實木打造。

再加上廁所食堂蹴鞠場實驗室等配套設施,跟現代社會辦學條件固然有差距,卻也絕對不算寒酸。

軟體就不行了。

主要是師資力量奇缺,以物理化學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學科完全沒有,數學最高水平,也超不過小學五年級,而且教學方法及其落後。

唯一能正常教的語文,本質上說也是要從頭學起,因為書院要用現代簡體字,否則其它學科會很難弄。

“那現在怎麼辦,臨時培養,好像有點來不及吧?”問題是明擺著的,書院一圈走下來,永嘉問道。

長樂也不太清楚現代九年義務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流程,從哪開始,好不好學,聞言說道:“不止,我覺得,就算書院不教授經學,也不宜採用義務教育的語文教材。”

這也是實話。

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教材內容編排好壞就不說了,單行文方式和思想觀念就跟目前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

教材中很多內容,古詩詞也好,現代文也罷,都很難在這個時代被人理解。

這裡也不可能讓學生做閱讀理解,寫現代白話文。

好在這些陳遠都考慮過了,聞言答道:“說的是,語文教材放在這裡的確不合適,所以我想過了,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啟蒙,順便教經學。”

“三字經,百家姓?”

“還順便教經學?”

傳統蒙學三大啟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其中就《千字文》早點,編撰於南北朝時期,剩下《三字經》和《百家姓》,都是宋代成文,當下並沒有出現。

此外,對於書院教授經學的決定,永嘉和長樂也感到意外。

因為書院的方向早就定好了,是自然科學,書院貌似也沒有合格的經學老師。

陳遠笑著說道:“我說的教授經學,就是讀一讀,當識字,能把字面上的意思讀明白,其它不要求,也不做深入的鑽研。

至於三字經,百家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尤其三字經,用來啟蒙再好不過。”

“那老師呢,真打算臨時培養啊?”永嘉便問。

陳遠笑道:“臨時培養啊,放心,沒那麼難,又不是上來就教很難的知識,別忘了,書院的學生,基本上還在識字階段呢!

這樣的情況下,只要老師們努力一點,把知識掌握得超前一點點,就可以了。”

辦學沒老師的確不行。

對於一所學校而言,老師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硬體再好,也只是錦上添花。

可辦一所如同幼兒園一樣,完全從零開始的學校,又不用面臨所謂的升學壓力,那老師還真不是問題。

一句話,達者為先。

哪怕就是現學現賣,那也是可以當老師的。

實在不行,還能共同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

永嘉一想也對。

雖然那些物理化學生物什麼的,她一竅不通,可目前來說,她也是夠資格當老師的。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