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朝廷不派人,不等於就一定要自己組織人手幹。
他還可以承包。
村裡修了路,效率,用料,人力畜力,他都清楚。
村裡這麼多人,每個人每天多少錢,能過成什麼樣,他心裡也有數。
這樣一來,預算就很好做了。
材料也好解決。
儘管這會因為到處都在動工,水泥根本無處買,可技術是現成的,官方也鼓勵有條件的建造作坊生產水泥銷售。
所以,無非就是選址,建窯,購買石炭石灰順便找眼下專門燒製耐火磚的官窯買點耐火磚。
都很容易。
也因此,很快村裡派出的工匠隊伍便出發了,按照計劃,總計七十多里的道路,沿線設三處水泥生產基地,招工進行水泥生產。
同時,承包書也送抵沿途各鄉。
很簡單,一句話,多少人多長時間至少能修多少路,我都算得清清楚楚。
咱也不來虛的,你就說你們一個鄉能修多少,報個數,我按規矩給錢,你們要真能一天干完了,那是你們的本事。
也就是這麼一份承包書,動員組織管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甩了個乾淨,卻讓沿途各鄉一片火熱。
終於來了。
過去修橋鋪路這種事,都是不給錢的,是無償勞動。
可現在,這都是錢啊!
當初說是每人每天不低於五文錢,可因為發行國債搞來的錢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實際上,每人每天,最低都是六文。
可鬥米才五文!
六文,意味著只要一個人勞動,每天便可有一斗米,還有盈餘。
關鍵工地上還什麼都管。
住就不說了,或許不是很好,可吃,說實話,比平時在家裡好。
不但吃得飽,而且有油水。
因為皇帝陛下就這麼要求的,為此,還專門派出了軍隊,糧食牲畜一船一船的往長安運。
那些出資修路的鄉紳商賈本就求名,自然也不會在吃的方面苛待。
如此,誰不想去修路,誰不想去築橋,誰不想去參與這場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別說男人了,女人都想!
可現實是,因為不能耽誤農業生產,因為家中有父母妻兒,相當一部分人是出不去的。
所以就只能眼巴巴望著。
可現在好了,家門口的工作計劃,終於來了。
也別跟咱說那些有的沒的,說了咱也不懂。
咱就知道,這路要開始修了,咱也有機會痛痛快快乾活掙錢了。
況且,那可是枟陽公!
枟陽公是誰?
不信誰也不能不信枟陽公啊!
那新犁,水車,耐用的鐵質農具,可都是枟陽公帶來的,枟陽公說行,那就一定行,枟陽公說有,那就一定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