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說道:“根據來之前的情況判斷,孔小姐認為朝廷對待劉、彭等起兵的方略不外乎三種,其一,朝廷派兵,其二,屬地就兵,其三,屬地轄兵。但現在情勢又有了新的變化,結果是否仍舊和之前的判斷一樣,還需要先生您多費心思。”
吳直方說道:“方略制定,終究離不開人。縱觀至正一朝,從至正四年到十年,全國起兵反叛多達二百餘起。平叛的方略不外乎兩種,一是屬地轄兵平叛,其二,朝廷招降。而此方略制定者是當時的中書左丞別兒怯不花,其人德性堅定而能立,執政手段溫和,因此,其對反叛的對待態度以剿撫並重。
現在是脫脫為相,在他小的時候我就是他的老師,對他的性格品性也比較瞭解。脫脫自幼善武,臂力驚人,能挽一石之弓,在行軍佈陣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雖說我從小教授了他許多儒家文化,對他影響還是有限。他曾對我說,他最為佩服的是我儒家做人的標準,立下了日記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終身的志向。還養成了品性堅定,善於學習的性格。脫脫自助帝奪權以來,皇帝對脫脫十分信任,把國家大事交給脫脫處理,透過修史、變鈔,能看出其人的境界格局和做事魄力。
至正四年以來,河患不絕,社會加劇動盪。脫脫復相之後變得獨斷專行,難以再聽他人的意見,我也被呵斥過多次。在派賈魯治河之前,廷臣就說如果治河,中原定會大亂,但脫脫力排眾議,堅決要治理河患。當然,脫脫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沒想到後來果然應了廷臣們的話,中原亂了起來;為此,脫脫還遭到了皇帝的訓斥。當時脫脫的對策方略是加緊對漢人、南人的防範,凡議軍事,漢人、南人官僚必須迴避。呵呵,我也位列其中啊!有一日,脫脫內廷奏事,事關兵權,回頭看到中書左丞相韓元善、中書參政韓鏞隨後而來,脫脫立刻命守門人攔阻不得入。並上奏皇帝:“方今河南漢人反,宜榜示天下,令一概剿捕。諸蒙古色目因遷謫在外者,皆召還京師,勿令詿誤。”由此可見,對我們漢人戒備甚深;其二,力主派兵平叛。劉福通起事之後,脫脫曾派樞密院同知赫廝、禿赤率阿速軍鎮壓,結果大敗而歸;不久又派其弟也先帖木兒等率十餘萬軍進兵河南,現在正在河南大戰。由此可以推斷,朝廷對待起兵反叛的方略是直接派兵平叛。但現在反叛群起,這種方略是否要延續還未可知。最近幾日脫脫頻繁召集會議,其中應該會有變數,我判斷仍會以剿滅為主,至於要知道其下一步具體的用兵方略,還要另尋他法。”
鍾離知道了大概的過程和緣由,問道:“那如何知道脫脫具體下一步的行動方略呢?”
吳直方說道:“近幾日我託口身體不適,沒去上衙。明日大朝會,在京三品以上官員都要參會,我先行打探一下,再商議具體辦法。”
吳直方又道:“我這裡並不安全,今晚先在這裡湊合一晚,明日一早可去衚衕東口的悅賓樓暫住。悅賓樓是大都知名所在,來此吃飯住宿的多為豪富或者官員親朋故友來大都之人,一般不會檢查,相對安全一些。若真有人檢查,就說是我老家遠方親戚,來大都採買。若找我驗證,我照此回覆即可。晚上可再來此處會面,哦,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
鍾離答道:“我現在叫何四,若查問時說是先生老家親戚,先生老家是。。。?”
吳直方說道:“可答婺州浦江。”
鍾離點頭稱是,吳直方安排鍾離在廂房休息,並告訴他天明自己上朝會,不再和鍾離告別。
天亮之後,鍾離悄悄出吳府出門向西,邊走路邊欣賞沿途景緻,遠遠的饒了一個大圈,臨近中午時分回到吳府衚衕東側的悅賓樓,開了個偏僻的房間,洗漱了一番以後才下樓吃飯。
正吃飯的時候,鍾離聽到三個人的腳步聲從背後傳來,其中兩人的腳步聲竟然很熟悉,鍾離頭腦中立刻顯現出洪王爺和趙日新的走路節奏,還有一個比較陌生腳步,走路腳步有些飄忽。
三人走到鍾離前面的一張桌子旁,腳步聲是趙日新的人坐在斜對鍾離的一邊,是洪王爺的坐在背對鍾離的一面,那個陌生腳步聲的人面南而坐。
趙日新穿著一身束身水色長袍,臉色白皙,黑色的長髯又長又亮,半耷拉著眼睛坐在椅子上,雙手扶著桌上的茶杯看。
洪王爺穿著一身醬紅色的束身長衣,腰間圍著一條玉帶,因為背對著鍾離,鍾離看不清他的長相,身體靠在椅子上左右打量著。
坐在主位上的人,從側面看很年輕,細長臉,身穿青色的束身長衣,腰間也圍著一條玉帶。
大都流行高麗風,而高麗卻流行大都風,從穿衣打扮就能很明顯的分辨出來。看來主位上的年輕人也是高麗人,看坐的位置,恐怕比洪王爺地位還要高。
主位上的人說話快而促,揮手叫來夥計,點了幾個菜和一罈酒,最後還不忘說句讓夥計快點上菜。
主位上的年輕人轉頭對洪王爺說道:“表兄,我在大都十多年,可以說吃遍了大都的館子,這個館子的菜很是地道;表兄初來大都,一定要好好嚐嚐。”
洪王爺說道:“一定,一定,此次要不是忠烈王你王侄,我和日新還不一定能來大都。”
年輕人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洪王爺把情由又說了一遍,坐在主位的年輕人哼哼冷笑了幾聲。
鍾離對趙日新偷進洪王爺房間一直很好奇,今日見到真人不免多看了幾眼,沒想到趙日新很是警覺,抬眼看向鍾離;鍾離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低頭繼續吃飯。
趙日新起身走到鍾離桌前,冷冷地問道:“小兄弟可是認識趙某,我見小兄弟一直在盯著我們看,可是有什麼事情。”
洪王爺和主位的年輕人也轉身看向鍾離。
鍾離只好起身,抱拳說道:“在下並不認識趙兄,只是看各位裝束有異於大都之風,才多看了幾眼,如果有冒犯之處,還請趙兄多多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