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張弘道將頭頂雲光一收,繼而靈青、張元白、張弘志等人也紛紛將雲光收回。
而像靈機、文君、張元燚等人也紛紛將自身靈識收斂。
一般來說,築基期的修士無法長時間的承受天地玄蘊的衝擊。
唯恐沉迷其中時間一長,會有道化之危。
但此次有三種衍天之法首當其衝解析大道玄蘊,又有一眾人仙護持時時警醒,倒是無虞。
而他們有此經歷之後,日後對於大道的感悟也將遠超同濟。
“此次道友先是助元白孫兒擺脫劫難,後又以大道顯化於我天師府弟子,使其等受益良多。
此事老道定當承情於心。”張弘道向著靈青揖手一禮道。
“哪裡,此次貧道也從天師府諸位身上獲益匪淺,你我不過互相成就罷了。”靈青見狀也趕忙回了一禮道。
“說得好!”張弘道聞言撫掌一嘆,“求道艱辛,我等正該互相成就,方能一窺道貌。”
接下來張弘道遣散眾人,又安排張元燚帶著靈機和文君兩人在龍虎山走動一番。
隨即便與靈青和張元白回到府中密會一番,及至第二日清晨方才出來。
龍虎山福地,靈青和靈機、文君三人在一眾天師府弟子的擁簇下,來到山門前。
張弘道看著靈青道:“如今嶗山立教在即,想來十分繁忙,老道也就不多久留道友了。
待其時,老道定會前往,為嶗山賀,為道友賀。”
“那貧道便在嶗山恭候真人了。”靈青揖手一禮。
然後召來青獅盤坐其背上,帶著靈機和文君兩人出了山門,便向嶗山而去。
一路上他心中盤算了一遍,暗自點了點頭。
他對此行的收穫甚為滿意。
靈機和文君鎮壓天師府元字輩的事,可見嶗山日後傳承有序,道統不絕。
而自己先是輕鬆勝了張丹元,後點破張元白身上危機。
雖說最後不是他將其斷絕的,但對於天師府,特別是張弘道來說也是恩情不小。
又在最後與其論道,既彰顯了自身,也為天師府弟子帶來了不少好處。
他所學所悟比之張弘道都要來的繁雜,論道之時所顯化的天花之中多有包含了他的道理。
天師府弟子無論修何法,都能在其中找到相應的道理。
如此顯其威、惠其恩,從臨行前張弘道親自相送,天師府眾弟子恭敬有加的情形來看。
完全是超額完成了靈關道人的囑託。
正思量間,不過一時,三人便見到了嶗山的影子。
上清宮中。
此時前往各處的呈送請帖的眾人,也都回來的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孫雨靈還從特事部帶回了陸青等人。
雖然不是三十六人全部來了,但也有二十餘人。
他們雖隸屬特事部,但也心念同在上清宮學道之情,此時見嶗山立教,也有心出一份力。
於是在向武天通請示了一番後,就當放了個假,讓他們隨同孫雨靈一同來嶗山。
直至立教大典結束之後再回去銷假。
別人不說,當初陸青負責管理大家住宿,卻是熟悉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