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能夠經營的很好的農戶,都是夫妻店。
這樣的店鋪,一般是丈夫經常在外地聯絡客戶,在一些城市的小商品市場,與一些零售商或者批發商建立長期的業務往來。
由於產品造型和品質較好,雖然也受市場萎縮的影響。
但現在的銷售狀況,已經比2008年要好一些。
所以,很多來過的老客戶透過網路,向這些小商家訂購仿製青銅器。
這也是這裡競爭那麼激烈的主要原因,實在是在這裡,三五人就可仿製青銅器。
看到一家名叫“夏商周古銅精藝”的店鋪。
這就是一家,很明顯的農戶經營的一家臨街店鋪。
走進二十多平方米的前廳內,四周的展架、中間的案臺上,甚至在地面上也堆滿了做好的青銅器。
此刻,店裡有兩人正在前廳的後門處,調製製作青銅所需的石蠟。
而門後的一個小院,就是他們製造青銅器的“工廠”。
在這裡,他們正在使用失蠟澆鑄法,鑄造青銅器。
製作青銅器要先仿照實物或圖片,製作模具以及蠟模。
這個蠟模是由石蠟原料做成,也是產品的最終模樣。
所以蠟模的造型和精細度,相當重要。
接著在蠟模的外面抹上厚厚的石膏泥,蠟模就被包裹起來,然後放在爐中烘烤。
這個過程中,石蠟就會慢慢融化,被外面硬化的石膏所吸收,從而石膏裡面形成一個有造型的空洞。
最後一步是將熔化的銅、鋁、錫等金屬液體,從之前在石膏上面留出的孔洞澆鑄進去。
待冷卻後將多餘的部分鋸掉,經打磨處理,就形成青銅器。
此外,為了呈現出土青銅器的美感效果,還可以用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在青銅表面進行做舊處理,最終形成青綠色的青銅器模樣。
用這種方法,製作青銅器並不複雜。
在這座院子中,一口鐵鍋、石膏、熔銅爐、石蠟等,就是製造青銅器的主要工具。
店主人一家三口,就是全部工人。
也就是說,這家只有三個人的農戶,就是煙澗村一個典型的家庭作坊。
在煙澗村的青銅器街上,像這樣三個人的作坊是比較小規模的,通常的家庭作坊中有四五個人。
有些較大的家庭作坊,還要再僱上幾個工人。
只不過,哪裡都是一樣,高超工藝都是不外傳的。
在這煙澗村,雖然幾乎每家農戶,都能自己獨立做出青銅器出來。
但是由於每家的手藝和工具都有差異,因而製作出來的總是層次高低不同。
蠟模是青銅器造型美觀與否的關鍵,生產蠟模要有一個最初的原始模型,通常是仿照古青銅器的樣子,用石蠟人工雕刻出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