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元寶的由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元寶的由來 (1 / 2)

青花瓷在我國發展的歷史較早,最原始的青花瓷雛形,在唐代就已經出現。

到了元代,景鎮窯成功燒造出青花瓷,開啟了我國瓷器由素瓷到彩瓷的時代。

銀碗扣著的瓷罐,紋飾、畫風,一看就給人一種豪放的感覺。

這種繪畫層次繁多的瓷器,在元代大受歡迎。

正是靠著這種追捧,讓青花瓷的製作工藝,慢慢變得成熟。

而明清兩代,則是青花瓷的流行高峰時期。

那麼如今擺在隊員們面前的這件青花雲龍罐,很明顯就能看出是哪個朝代燒造!

這件青花雲龍罐和裡面的銀器,在不久後就被帶到了後方。

進入沙漠的是行動隊,後面的保障志願隊,裡面有一些懂行的專業人士。

這些專家們透過歷史推斷,青花雲龍罐埋進地下的時間,應該是元代的晚期。

至於他們怎麼推斷的,那麼就要從窖藏產生的原因說起了。

窖藏的產生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舉行祭祀或者禮儀活動的遺留;

二是由於儲備戰亂等原因,人們把財物臨時埋到地下,後來卻沒有機會取出而留下。

當戰爭來臨時,許多人為了躲避災難,很有可能會選擇遷徙到其他地方,帶不走的財物只好就地埋藏起來。

如果財物的主人在戰亂中過世,或者沒有機會回到故鄉,那麼這些被埋下的財物,就長久地留存在了地下,成為我們如今所說的窖藏。

發現青花雲龍罐窖藏的地方,就在一座乾枯的湖泊的西北岸。

這座湖泊距離古代這沙漠之中的一座古城,大約十五公里。

很顯然,由於這座湖泊,這裡過去曾是一條交通要道。

這種地理位置在古代的西北仿,特別優越。

根據研究,自六朝以來,這裡就富商雲集,居民眾多。

到了元朝晚期,由於以蒙古貴族為主的統治階級,對其他各族的奴役太過殘酷。

加上黃河堤壩連年失修,多次決口,接連的天災人禍,導致民間出現餓殍遍地的悲慘局面。

當時有打破的人逃離家鄉,內陸地區的人自然是逃向南方,而西地區的人民,自然是向西方逃亡。

可惜,當年最開始的就是蒙古西征,他們逃無可逃。

這座沙漠之中的窖藏,很可能就是這麼形成的。

而在元代,這樣的窖藏還有不少,特別是中原地區。

比如公元1351年,元朝統治階級為了開闢南北水路,強徵十五萬農民去修渠築堤,民間怨聲載道,百姓的憤怒到達了極點。

此時,一名叫韓山童的人,跟他的朋友劉福通認為起義的時機已到。

二人編了個“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四處傳播,又悄悄地在黃河的河道里埋下了一個獨眼石頭人。

石頭人的背後還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就在農民們滿腹怨氣地修渠築堤時,這個石頭人按著韓劉二人預測的那樣被挖了出來,一下子民間人心活動。

韓劉二人趁機聚集農民們發動起義,史稱這支起義軍為紅巾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