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墨分五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墨分五色 (2 / 2)

“珠明料“由天然鈷土礦煅燒而成,是一種典型的青花料。

煅燒提煉過的珠明料,質量比直接使用生料好,色彩也穩定。

根據成分不同分出等級,一般品氧化鈷含量在2%以下,上品者氧化鈷含量可達8—9%,所以在髮色上常有變化。

這裡是重點,氧化鈷的含量,或者說的氧化鈷的多少,決定了青花髮色。

這一點在元青花上也是這樣,就看氧化鈷的多少,決定了青花髮色的濃淡,或者是明暗。

以前使用的肯定是天然的明珠料,這就很難把握其內含有的氧化鈷多少。

這才是燒製翠毛藍隨機性大的根本原因,而只要把控住這一點,調配出適合的同種明珠料,就可以穩定的燒製出翠毛藍。

而在古代,或者說是康熙之時,他們限於科技,限於對礦料的認識,並不能做到這一點。

因為天然珠明料,色散較大,含鈷不多,含錳最多,含鐵次之。

而珠明料之所以呈現青色,是由於鈷的作用。

而鈷比錳、鐵、鎳、銅等金屬氧化物,髮色更為雅素。

天然珠明料,呈現穩沉的蘭色!

而用於合成珠明料的氧化鈷,雖呈現非常絢麗的蘭紫色,與天然珠明料總是不相同,缺少些許古味。

真正的康熙青花,有著墨分五色的說法!

這是指康熙中期,翠毛藍青花料用的是珠明料,藍色色中微微泛綠閃紫,色調豐富多彩。

康熙時工匠們,已能熟練地掌握鈷料的特性。

他們採用分水皴法”、“斧劈皴法”、“披麻皴法”等,濃淡過度自然,青花靚麗清翠,髮色明快鮮爽!

畫面分濃淡深淺,景物有遠近層次!

透過墨分五色,將國畫的筆墨意趣,在瓷器上表達得淋漓盡致。

而想要做到這一切,必然離不開對於明珠料的研究。

對於珠明料的特性,只有相當熟悉,才能精準把握用筆的分寸。

就是有著種種特性,所以珠明料大多拿來做紋飾類作品,畫山水的並不多見。

因其繪畫難度較高,燒製效果也不盡人意。

例如,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貴。

清代人陳瀏在其著作《陶雅》一書中稱:“雍(正、乾(隆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熙窯。然則,青花一類,康(熙青雖不及明(代青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

康熙的翠毛藍青花猶如佛頭之青,在燒造時要想完美表現它的魅力,需要幾方面的配合。

首先康熙瓷的胎骨密度最高,其次是與胎骨同樣重要的粉白色釉面。

它依附在緊密的胎骨之上,緊繃平整、細膩白潤,釉表有玉質般的光暈。

粉白色的釉面,與豔翠的青花,形成強烈的反差,使翠毛藍的色感更加嫵媚動人。

從這種種特徵,或者說從種種跡象來看,要想準確燒製翠毛藍,其實是有幾個關鍵點的。

一個是溫度,必然是高溫的,但是具體高到什麼程度,卻有是不一定。

燒製翠毛藍瓷器,肯定需要高溫,但又不是固定的高溫,就一定能燒製出來。

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原材料。

所以,接下來就是控制原材料的穩定性,只有材料穩定,也就是含有的各種元素穩定,才能夠控制翠毛藍的燒成溫度。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