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晚清精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晚清精品 (1 / 2)

崇禎時的龍紋,臉瘦尖,長鬍須,蓬頭散發,爪似蟹爪,顯肚凹腰,恰似一條垂死的老龍。

所以說, 龍紋的藝術表現,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反映。

崇禎之後,就到了清代的龍紋。

此時的龍紋,做的就很好了,就算是清初的順治時期,做的也很好。

比如一件礬紅彩描金雲龍紋直頸瓶, 就做的十分漂亮。

入清以後, 龍紋的形象,還離不開明末的遺風。

例如, 順治雲龍紋花瓶,其上的龍,為張牙舞爪,頭細圓,上下顎長,上顎突起,如意狀鼻,鼻翼兩側對稱的長鬚向前起舞,頭毛成蓬向上豎。

但龍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龍爪緊緊相靠,而是距離較大,向雞爪形狀發展。

故人們稱清代的龍爪,為“雞爪”。

再之後,就出現了更加漂亮的龍紋器物,比如鬥彩雲龍紋蓋罐。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會“迴光返照”的時期,龍紋以新的形象出現。

這時的龍首變化很大, 過去長長的“豬嘴”縮了, 顯得下顎比上顎長。

康熙時,龍口形略帶圓。

雍正時則顯方形,張口的龍,舌隨下顎伸出,舌尖上卷。

這時的龍不像明初的戟狀,也不像明後期的匕首狀。

上下顎的須,康熙時呈鋸齒狀,以後則分兩邊,或分成兩束長密的羊須狀。

上顎鼻翼的兩側,長出特別長而捲曲的須。

頭部的角,長而顯直且分叉,比過去顯大,雍乾後期角的分叉則成山字形。

明代龍頭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後斜上衝勢;

這時的頭毛細密成蓬,而到了康熙時還有向後斜衝,後期則向後垂或向兩側分向。

為了繪成老龍形, 下顎都有細密鬃須。

龍的眼睛也是有所不同的,康熙時略長形, 雍乾後則顯圓。

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

其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元、明時的三角形那種鋒利感。

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

不過,到了此時已經是清三代,製作的器物水平整體還是很高的。

像是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天球瓶,這樣的精品瓷器,也已經可以成功燒製。

此時時所繪的襯托雲紋,其朵雲的尾雲不大清楚,呈長長的塊狀,或在尾中長出幾大塊,一頭三尾的,給人印象是兩條尾成了兩翼。

或把幾個朵雲畫在一起,成一枝靈芝狀。

當然,此時的藝術造型,比前朝差。

雍正以後各朝,仿明代龍紋也有,但僅在龍嘴繪成豬嘴,其他則是清代形態。

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前朝的威武、健壯了,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

以前的龍體盤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有腰體硬直之感。

體上的鱗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繪上去,而是繪成網狀,再在其中加上小點。

有的更粗糙得只繪網紋,不加小點。

龍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節清楚,此時的龍爪,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沒有動的美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