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地主,可不是沒有文化的土農民,那個時候能夠讀書的,你最起碼家裡要有點錢,而地主家裡肯定有餘糧。
有錢、有閒,不用幹活,想要提升門楣,自然要多讀書。
所以,一些傳承幾十代的大地主之家,往往是耕讀傳家,甚至是一些官紳之家。
這樣的人家,不缺文化底蘊,所以人家吃的精細,喝的講究,特別是對於養生之道,更是世代傳承。
怪不得都說,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文章!
從一家鄉下地主家,就可以看出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當然,這裡陳文哲看到的不是西洋參茶,而是人參茶和一種五參茶。
人參茶就不說了,補氣益血,大補元氣。
五參茶裡面沒有人參,是用苦參、黨參、玄參、北沙參、丹參,五種人參炮製出來的。
作為藥材,這些參可不能隨便亂吃。
但是,人家每天睡覺之前,都喝一杯五參茶,說是利於睡眠,也就是治療失眠唄?
收穫不管大小,只要有就好。
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他周圍所有餐桌上的瓷器,都被隋侯之珠光顧了一遍。
而在吃完飯,最後結賬的時候,他還專門去人家的廚房附近看了看。
這個時候,他們廚房裡面的所有古董的歷史,都被隋侯之珠讀取。
雖然沒有發現驚喜,也就是沒有看到什麼官窯出品的精品之作,但是,這麼多的民窯老瓷器,帶來的知識文化傳承,也是不少的。
比如說,其中一隻粗糙的黑釉酒盞,就出自一家傳承上百年的釀酒世家。
不用說,這家人的手藝,這隻黑釉酒盞全部看在眼中,這也就便宜了陳文哲。
純糧食釀酒技術,加上這裡所處的位置,也許這就是最古老的西鳳酒的釀造工藝。
想到西鳳酒,陳文哲立即想到了汾酒,他現在製作龜齡集酒,可都是用的汾酒,而西鳳酒應該也不輸汾酒。
要真是西鳳酒,那他就算不用來牟利,也可以做一批自家人喝啊!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現在他不缺錢,還不能追求一下吃喝享受?
所以,在付出了八百塊錢,離開這家老店的時候,陳文哲專門看了看那隻酒盞的記憶。
嗯,吃了一頓羊肉泡饃,花了八百多塊,一般人肯定認為是被坑了。
這頓飯吃的還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
搖著頭,一邊看著小電影,一邊跟著導航,向著住的酒店走去。
只是一會兒,陳文哲的好心情,就變成了了驚訝。
剛才只看了一下那段釀酒的畫面,可他沒有看到最終的成品。
現在看到了,陳文哲就驚訝了,這是酒?不是牛奶?
那傳承了上百年,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家破人亡的釀酒世家,居然釀造的不是白酒,而是一種叫黃桂稠酒的低度酒。
這關中地區,還有這種好酒?
能夠依靠一座小酒坊,就發展成大地主的釀酒世家,怎麼想都不簡單。
果然,稍微一看,陳文哲就有點傻眼,他這是遇到寶了?
沒想到,隨便看了一個有點年頭的酒盞的記憶,居然就遇到了中華文化寶庫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