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大師就不能畫這樣的女人?還是他不能畫油畫?
陳文哲仔細看著這幅畫,他也害怕弄出一條烏龍,買下一張複製品,那就好笑了。
仔細檢視這副油畫的細節,不管怎麼看,都感覺畫的很好。
在這幅畫中,徐悲鴻將珍妮小姐的面部,做微微側向偏轉的處理,這樣既基本保持了人物相對正面的肖像性,又避免了因絕對的“正面律”而造成了形象呆板。
向後梳起的髮式處理,突出了人物面龐的完整性;
在五官刻畫上,則以眉眼之間、鼻嘴之間的關係作為主軸;
在面部結構上,又透過對人物額頭、顴骨、下巴的強調,呈現了東方女性的含蓄而豐富的形象美感。
徐悲鴻成功地將珍妮小姐,塑造成坐在搖椅之中而翹起右腿的形象。
而這種“搖椅中的女性”,事實上是畫家非常經典的樣式。
在此之前,徐悲鴻就曾經用這種樣式,描繪過他的妻子蔣碧薇、他心愛的學生孫多慈,只是這些作品多是一些素描或是水墨設色的紙上習作。
從這一樣式的來源上,還是可以溯源到西方古典肖像畫大師的創作中,但是經過徐悲鴻的反覆實踐,畫家已經將西方式沙發或圈椅,轉化成東方式竹藤搖椅。
進而將西方女性浮華身姿,定格體態微側、雙手放置於腿部的含蓄的東方式模樣。
在《珍妮小姐畫像》中,徐悲鴻進一步將這個樣式,發展為某種“翹腳”的變體。
這種有意識的變體,既符合珍妮小姐“交際花”式的身份特徵,強調了華洋雜處的南洋,所已形成的自由而開放的文化性格;
同時圍繞著這一變化,徐悲鴻又透過結構塑造、衣紋刻畫等,從而增強了該樣式表達的豐富性和針對性。
不管這幅畫為什麼出現在這裡,是不是之前他聽說過的那副高價拍賣的作品,反正眼前這一幅是真品。
當時好像這幅畫拍了5000萬元,要是加上交易稅什麼的,差不多接近六千萬。
如今近10年過去,現在這幅畫的價格,只會更高。
身價半億的名畫,現身這家小店,有點蹊蹺啊!
只不過,這兩幅畫,好像真的都流入了長安城。
徐悲鴻的名畫《珍妮小姐畫像》,是徐悲鴻最大的抗戰題材油畫,它也確實是被一位神秘的長安買家購得。
拍下《珍妮小姐》的時間,好像是在2011年的神都嘉德秋拍上。
當時起拍價是3800萬,成交價是5000萬,加上佣金總共是5800萬元。
而就是在這次保利秋拍上,這一位曾投巨資購入《珍妮小姐》的買家,又買下了名作《2008神都》。
陳文哲肯定沒有記錯,當時因為正好是古玩市場的低潮期,那一段時期的交易記錄,他記得很清楚。
當時,一幅徐悲鴻的馬圖,被以700多萬元的價格收走,一幅黃胄的人物,被以300多萬元的價格購得。
其實從2011年秋季開始,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一直處於“減速期”。
2012年的秋拍,甚至被認為是絕對的“低潮期”。
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很多行內人,應該都記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