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少買低檔藏品,不要購買市場上過多的低檔藏品。
八,質優仿品也有升值潛力,不要輕視仿品和複製品,因為一件好的仿品,既可以作學習對照標本,過百年之後也會升值。
九,先問價再端詳,不要不問價就拿來看,以防失手損壞器物,賣家漫天要價索賠。
十,燈下不看貨,不要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看器物。
“燈下不看貨”是行家的經驗之談,看貨最好在自然光下進行。
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收藏,就算陳文哲這樣的高手,進了第一收藏博物館也要抓瞎,就不要說那些半吊子了。
十一,眼見未必為真,不要相信“眼見為真”。
有的人以為,親眼看見墓地現場挖出來的東西,就是“真品”,其實這些很可能是“陷阱”,是預先埋好的“地雷”,專門引貪心者上當。
十二,人生地不熟易上當,不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淘寶,要小心陷阱。
十三,傳遞器物要小心,不要粗心大意傳遞器物,以確保器物交接安全。
第十四,不要購買非法文物,這個就不多說了。
剛剛喜歡上收藏,要記住這十四點,一般都不會出問題。
可惜,知易行難,真正能夠存下這一份小心的人不多。
互相交流了一會,陳文哲倒是對李長勝有了點佩服。
他不缺欣賞美的眼光,但是缺少足夠的知識。
他雖然不懂古玩,但是他懂的什麼叫美。
所以剛開始,別人推薦給他的破爛,他都沒要。
不管你說的再好,他看著不漂亮,就是感覺不好,所以也就一直沒上當。
最後吃藥打眼在了,這隻青花折枝果蝠紋花口瓶之上。
這也算是錯有錯著,讓他節省了一筆損失。
一件高仿,運氣好了能換回十萬塊錢,損失二十萬,這已經算是很好了。
可是,李長勝明顯還是不甘心。
所以,他還是希望,陳文哲能夠幫幫忙。
當然,不是讓他高價收入典當行,而是想透過他,儘可能的高價賣出去。
損失是一定的,但是能損失小一點,還是好的。
這一點,陳文哲確實幫不上忙,因為他也沒有這種出貨渠道。
他來典當行,可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獲取出貨渠道的,要不然他乾點什麼不好?
他這邊剛剛拒絕了李長勝,沒想到轉眼就接到了本田的電話。
接通了,居然話裡話外的希望從他手中,繼續收購一批精品瓷器。
掛上電話,陳文哲陷入了沉思,本田那傢伙消失了這麼長一段時間,難道沒有進去吃牢飯?
這可不行啊,陳文哲打通了陶教授的電話。
“沒事,你聽說過冰梅沒有?我們中日之間互相交流,實在是太正常了,現在他想要什麼,你要是有就給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