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近波斯高原的呼羅珊、吐火羅地區,這股勢力逐漸猖獗。
都城撒馬爾罕大街之上,時常爆發騷亂。
於此同時,西方教在伏爾加河的上游,找到了新的盟友——羅斯人。
可薩人鹹海一戰,被打殘了。
別說抵禦大唐,連契丹人都奈何不了。
契丹人本來就是戰力強悍,又得到大唐的支援,逐漸變成了伏爾加河的一條鱷魚。
佔據下游富庶地區的可薩人岌岌可危。
耶律德光繼承了阿保機的手段,時常令騎兵南下掠奪,可薩、拜占庭的重要城市均遭受打擊。
拜占庭在西方三大勢力當中,武力最弱,但政治手段最高,三百年前與可薩人聯手,擊敗薩珊波斯,兩百年前與可薩人聯姻,抵禦白衣大食。
現在可薩人不行了,拜占庭自然要尋找新的盟友。
僖宗中和二年,留裡克王朝南下,攻下東斯拉夫人的基輔,並遷都至此,史稱基輔羅斯。
進入東歐平原的羅斯人迅速壯大,逐漸脫離可薩人的掌控。
與拜占庭一拍即合。
東正教由此傳出斯拉夫。
直到後世,俄羅斯仍行奉東正教,堅稱繼承了拜占庭的正統。
羅斯人對可薩虎視眈眈。
在三股勢力的撕扯下,可薩終於分裂了。
克里米亞、伏爾加河下游富饒地區,繼續擁抱拜占庭。
高加索地區宣佈皈依大食法。
伏爾加河東岸裡海之北廣大草原,重拾突厥衣缽,回到華夏文明圈,認大唐為宗主,向昭明國求援。
大食、拜占庭、大唐三股勢力開始新一輪的博弈。
契丹與羅斯撞在了一起。
他們的目標都是伏爾加河下游富饒之地。
一個代表東方,一個代表西方。
契丹人得到大唐的支援,爆發出強大戰鬥力。
耶律德光與蕭阿古只、耶律乃古等猛將,領皮室精銳與羅斯人戰於奔薩草原。
此戰契丹五千騎兵,羅斯人加上西方協從軍共一萬三千步騎。
兵力雖然願遜於鹹海大戰,但其關注度絕不弱於鹹海大戰。
大食、拜占庭、大唐都投來關注的目光。
契丹人兵力不足,佯敗兩陣,被羅斯人推進到伏爾加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