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連夜被執行。
第二日便全長安沸沸揚揚。
不止是江懷昌,刑部書令史張去非、御史臺主簿司馬邦都被收押。
皇后被禁足在寢宮,太子在右衛率的護衛下前去忠魂寺掃墓,裴贄貶出長安,去晉州赴任。
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司全部大換血。
崔源照升任刑部尚書,張承業權任大理寺正卿,御史臺交回御史大夫趙崇凝手上。
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措,長安城中立即風起雲湧。
白日便有犯官被押解進刑部大獄,長安百姓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對皇帝是無條件信任的,紛紛用石塊砸向檻車。
拔出蘿蔔帶出泥,一條藤蔓下的利益集團,肯定是觸目驚心的。
這也算是李曄穿越過來最大的案件。
當然,昭宗清理權宦楊復光不算。
越來越多的卷宗送到李曄面前。
其實皇帝想動誰,根本不用親自動手,只需要露出一個傾向,自然會有聰明人送來證據。
裴氏在大唐這麼多年,當然不是吃素的,老虎一定會吃肉,也一定會留下諸多罪證。
以前是有皇后的牌面,無人敢動,現在皇后都被禁足了。
這個資訊量已經能讓聰明人知道該怎麼做。
大樹倒下,猢猻不一定會散去,有可能還會踩大樹幾腳。
以前依附在裴氏膝下的官吏們,紛紛出來舉證。
各種捕風捉影之事如雪片一樣飄向刑部。
一向被大理寺壓著的刑部,難得的揚眉吐氣,官吏們的底氣都比以前足了三分。
一條藤蔓長得再粗壯,失去依靠,也會瞬間跌落谷底。
隨著被挖掘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裴氏終於坐不住了。
各地裴氏知州、知縣主動請辭。
強佔的良田也上交官府。
就連平康坊的花卉樓也生意慘淡,關門了事。
李曄最關心的就是絳州防禦使裴約,青州防禦使裴錦。
好在兩人沒有昏頭,全都主動請辭,放下兵權,回長安請罪。
裴氏自周僖王時代立姓,經過秦漢的發展,在魏晉時發揚光大,裴氏子弟散佈全國,分西眷、洗馬裴、南來吳裴、中眷裴、東眷裴,早就是個龐然大物。
出過裴寂、裴矩等名臣,出過裴行儉這種天縱名將,還出過劍聖裴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