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曾經說過,如今的天庭好似一潭死水,看似穩定,實則問題重重。
這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經過切實觀察得出的結論。
天庭安逸實在是太久了,大部分神仙失去了應有的警惕,也不願意為了某些“可能”而付出努力。
除了底層的天兵,大部分神仙都渴望安定,渴望沉寂不變的安定。
只要不變,他們就是位高權重的神仙,一旦發生變化,可能立刻便會失去一切,不得不重頭來過。
哪怕某些人知道大劫將至,知道昔年的大劫會捲土重來,卻因為當初的慘痛經歷,失去了奮起反抗的勇氣。
反正也是打不過的,努力修行打不過,躺平還是打不過。
與其刻苦修行虧待自身,不如躺平放鬆心態,等待下一個救世主。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太上老君總是會悉心培養崛起的天才,而甚少關注那些已經成就神位的。
天才自有一股狂傲,明知有大劫有危險仍舊會前行,哪怕希望渺茫,至少曾經努力奮鬥過了。
如果說天才修士最大的特點,除了一往無前的熱血,便是不希望後悔。
在死亡來臨之前,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庸碌無為而感到後悔!
作為三界統治者,玉帝既希望麾下仙神有奮進之心,又不希望太過激進。
這種矛盾的心態,確實讓最近幾個元會的天庭顯得像是一潭死水。
不過從哪吒飛速崛起開始,玉帝似乎已經看得開了,對於接下來崛起的呂雲澄、楊戩、牛大力之類的,全部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支援。
佛門亦是如此。
與其把資源浪費在庸碌無為的鹹魚身上,不如多培養幾個熱血天才。
當然,這也是有缺點的,每一個值得培養的天才都是刺頭,誰都不服,習慣性用老一輩強者當踏腳石。
呂雲澄、孫悟空,都是佼佼者,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都是受害者。
看著煉魔五十年,絲毫不見半點疲憊,修為反而又有提高的呂雲澄,玉帝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進步的太快了!
要壓不住了啊!
簡單說了一下東勝神洲之事,玉帝對此也沒有太多關注,呂雲澄帶著葫蘆娃回家,玉帝繼續處理事務。
時間流水般過去。
呂雲澄一反常態,在方丈島閉關修行,而不是在崑崙仙府。
孫悟空大聖歸來後,先去看了看三山五嶽的好友,隨後返回花果山。
當初大鬧天宮的時候,楊戩和孫悟空大殺一場,把花果山這“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打得粉碎。
好在猴子猴孫被呂雲澄帶走,分別安置在蜃樓小世界、崑崙仙府果園、方丈島果園,倒也沒什麼大損失。
孫悟空被鎮壓五行山後,呂雲澄抽空把花果山修復好,猴子猴孫放回去大部分,只留下小部分侍弄果園。
由於孫悟空銷燬了生死簿,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卡了bug,得以長生不死。
原劇情中,花果山周圍國度的王公貴族發現此事,想要憑此獲得長生,派遣獵人抓捕猴兒,吃完猴腦後,用猴兒的五臟六腑煉丹。
四萬七千猴子猴孫,到了“三打白骨精,恨逐美猴王”,只剩不足一千。
其實這也符合天地規律。
一群不會死的猴子,如果肆意的生下小猴,怕是花果山也供養不起。
呂雲澄在花果山外圍佈下幻陣,防止猴群被獵人獵殺,又入地府,和太乙救苦天尊、地藏王菩薩聯手,把孫悟空撕毀的那部分生死簿修復。
這裡就有人問了,呂雲澄劍術登峰造極,乃是三界最強的劍仙,修復生死簿這種事,是如何做到的?
修復生死簿是閻王的神職,呂雲澄不是閻王,但曾經睡過閻王,還有一個孟婆閨女,對於地府非常的瞭解。
以斡旋造化模仿阿茶的神通,再加上太乙救苦天尊和地藏王菩薩,修復記錄猴群的生死簿沒什麼難度。
正因為如此,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後,看到的場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