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嬰,元氣,命性,法寶,天地靈物,以命性溝通法寶本源……”
丹心篆的口訣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簡單,就像中小學課本,用最簡單精煉、直白易懂的話,把相應的道理描述出來。
大道至簡。
法術創造出來,是為了教導弟子,弄得玄之又玄,模糊不清,十五個人看了,七個不懂,八個懵逼,那不是宣示門派威嚴,是誤人子弟!
口中誦唸丹心篆的口訣,體內運轉的卻是大煉寶術的心法。
大煉寶術的“本心篇”便是煉化本命法寶的法門,相比于丹心篆,呂雲澄顯然更加相信大煉寶術。
既然已經用丹心篆試驗出了結果,接下來自然是大煉寶術煉化。
三十六道璀璨的金光細絲從呂雲澄的手指間泛出,相互纏繞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天罡法陣。
金光神咒不愧是道法基礎,哪怕是大煉寶術這種法門,也能有效加持。
看似是簡單的四九天罡陣,但對於真元的操控,對於細微處的把握卻是難上加難,對於道基要求更是奇高。
手指縫隙稍微大一絲,金光細絲稍微寬一毫,陣法排列稍微亂一點,體內真元稍微震一分,四九天罡陣立刻便會散去,術法隨之而失敗。
呂雲澄甚至在體內結獨鑽印維持身心穩定,並改為誦唸淨心神咒、淨身神咒,來保持充沛狀態。
璀璨金色四九天罡陣完成之後,馬上從呂雲澄手中升騰而起。
金光細絲和天地元氣組成一個立體稜形結構,遠遠看去,就像一顆鵝蛋大小金色鑽石,分外美麗。
天罡陣靜靜的懸浮於半空,隨著呂雲澄繼續掐動法訣,赤子元嬰散發出一股股帶有呂雲澄靈魂印記的元氣。
滾滾元氣如同水流一般,把身前的印璽包裹起來,丹田處的赤子元嬰則是做出託舉的的動作。
這是呂雲澄性命交修的本命真元,是呂雲澄體內最本質最本源的力量,是精、氣、神的統合。
隨著真元外洩,呂雲澄面色肉眼可見的蒼白起來,好似十天十夜沒睡覺,又像是被妖女徹底榨乾。
呂雲澄十指連彈,一道道法訣打在天罡陣之上,陣法釋放出星星點點的光芒,向著被真元包裹的印璽灑落。
眨眼間已經是三十六道法訣,原本三十六道金光細絲,隨之分裂為一百零八道,然後重新互動糾纏,從天罡陣變為天罡地煞陣。
白玉無瑕的印璽,隨著一道道的法訣,竟然逐步變為透明的顏色,而且質地越來越軟,好像是果凍一般。
不管是渾天寶鑑,還是開國龍氣,都非常的抗拒這種變化,發出一陣陣狂暴的龍吟作為抵抗。
但無論是哪一種力量,本質上都來自於呂雲澄,與其說是爆發式的反抗,不如說是百川歸海、萬流歸元。
隨著這些力量逐步返回體內,呂雲澄體內的虧空快速被補足,面色恢復紅潤,打出法訣的速度越來越快。
若是別人煉化本命法寶,不管是真元的劇烈消耗,還是法寶元氣的反抗,都是非常難以克服的困難。
因此大多數人都會把相應的法寶放在身邊蘊養,等到蘊養的差不多了,選擇一個黃道吉日,在狀態最完好,丹藥最充足的情況下煉化。
這一過程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對於身心都是非常大的負擔。
呂雲澄則不然,印璽本就是用自身元氣鑄造而成,法寶的反抗對於自身而言反而是增補,不僅沒有消耗,反而隨之越來越強,狀態越來越好。
十重渾天寶鑑的力量,重新歸於體內,九招天子劍法,也同時返回!
天罡陣變為天罡地煞陣後,竟然仍舊在不斷地分化演變。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了一化萬,萬化歸一,一歸虛無。
陣法已經徹底散去,好似散落的周天星辰一般飄落向印璽,融合到龍鱗刻痕之中,融合到龍目瞳孔中心,融合到頜下逆鱗處的明珠內。
呂雲澄張開嘴,如同吃掉一塊果凍那樣,把印璽吞入腹中。
赤子元嬰伸出小手,接住進入體內的印璽,二者在這一刻竟完全融合,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晶瑩剔透如同水晶的赤子元嬰,在這一刻多了衣服鞋襪、冠冕流蘇,更是散發出一股帝皇之威。
原本那些開國龍氣,只是屬於風雲世界,在本世界唬人還行,想要真的金口玉言、律令萬物,那是絕不可能。
隨著印璽被煉化,這些龍氣重新變得如臂使指,呂雲澄看似無甚變化,卻隨時可以把這份力量爆發出來。
不僅如此。
《武林外傳》世界來自於傲來國的信仰,《大唐雙龍傳》世界來自於重陽萬壽宮的香火,《秦時明月》世界天地人三宗的信奉,也一併匯了過來。
信仰、香火、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