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
伴隨著寶劍破空之聲,慕應雄手中寶劍刺向無名的胸腹,用的招式不是別個,赫然是無名剛才說的劍訣。
刺出齊天,意在劍尖!
無名心生感應,青商劍橫在胸前,用了一招“劍橫守堅,浪蕩相纏”。
兩人所用招式,全部都是對方口誦的劍訣,僅僅聽一遍便能全部記住,並根據劍訣演化招式,兩人劍道修為,當真是高深莫測。
強如呂雲澄,對於兩人也生出幾分欽佩之意。
不愧是當世最絕巔的劍客,這場決鬥固然不如華山論劍、紫禁之巔威名遠揚,比之月滿攔江也遜色極多。
但華山論劍求的是名,論的是武,月滿攔江求的是破碎,論的是天道。
若只論對於劍法的赤誠,怕是隻有紫禁之巔可以和這場決鬥媲美。
假如葉孤城、西門吹雪能夠見到這場驚世劍決,怕是會立刻拋下一切,毫不猶豫的參與其中,以身試劍,雖死無怨,百死無悔。
慕應雄和無名此番對決,只為試驗手中寶劍,仍舊不是真正的劍決,出招均有所保留。
可天絕雙劍何等高深,僅僅只是劍意的隨心流露,便已經劍氣橫空,飛沙走石,沙塵漫天,鋪天蓋地。
強者交鋒,天人交感。
一片烏雲籠罩了劍墳,半空中傳來轟隆轟隆的雷聲。
本就沙石漫天的劍墳,再加上烏雲籠罩,竟變得伸手不見五指,唯有白玉劍和青商劍交鋒之時碰撞出的火星,能夠指引兩人的方位。
不知不覺間,兩人從劍墳打到了半山腰,又從半山腰重新打回劍墳。
呂雲澄筆走龍蛇,認真記錄。
前二十招是筋骨俱全的正楷,逐步變為行雲流水的行書,最後二十招已經是重意不重形的狂草。
以呂雲澄此時的武功,對於身體的掌控精細入微,哪怕慕應雄和無名打的更快,也能跟得上。
但此番是為了記錄決鬥,務必要公平公正,最忌喧賓奪主,因此呂雲澄運轉無求易訣,進入無慾無求之態。
書寫的不僅是文字,還有慕應雄和無名的劍意,尤其是最後十招,已經狂亂的好似遠古時期的象形文字,筆畫所指方位便是行氣出劍之方位。
若是按照文字破解劍訣,絕對是事倍功半,多半會走入歧途。
唯有心若冰清,無私無慾,以無爭之心觀摩,化字形為劍招,方為正途。
嗯?
慕應雄和無名對完最後一招,呂雲澄清醒過來,看著自己記錄的文字,不由得驚呼道:“太玄經!”
沒錯,在無慾無求的狀態下,呂雲澄的一切作為均是無意為之,全然不知自己寫的是什麼。
直到寫完,才發現自己在無意間書寫的文字竟然是: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呂雲澄數十年前便已經得到了太玄經,對於太玄經的修行不可謂不精深。
可直到今日完全進入無意狀態,才發現太玄經還有這般變化,而且把太玄經書寫成這個樣子,引人進入歧途的,竟然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