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路卻越看越心驚。
伏唸的攻擊雖然如狂風暴雨,無孔不入,但是卻偏離了儒家的本心,不僅不能持久,而且還發揮不出效果。
呂雲澄只是隨手的一揮一環,便能卸去他的劍氣。
如果說伏唸的劍法是爆發的山洪,呂雲澄的劍法就是無邊無盡的大海。
身處桑海之地,顏路自然是見過大海、熟悉大海的。
以博大的胸懷包容萬物,寓變化於平凡,容無限於實在,就如水之為物,不棄涓滴細流,始能成就浩瀚無際。
小溪潺潺也好,山洪暴發也罷,遇到這浩瀚無際的大海,只能盡數匯入其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呂雲澄此時就處於“無慾”的狀態,無所謂勝、無所謂敗、無所謂起、無所謂落、無所謂浮、無所謂沉、無所謂喜、無所為惡。
伏唸的攻擊越是狂暴,呂雲澄越顯得風輕雲淡,瀟灑淡然。
哪怕伏念以聖王劍法操控水流形成牢籠,呂雲澄也能輕而易舉的破開。
十幾招劍法迴圈往復,無休無止,無窮無盡,強也好,弱也罷,快也好,慢也罷,總之都有應對之策。
“禮!”
伴隨著一聲爆喝,伏念寶劍一揮,水流凝成一個“禮”字,撞向呂雲澄。
呂雲澄笑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且看我這招殺身成仁、義無反顧!”
劍六·改·義無反顧!
風輕雲淡的劍氣忽然間盡數歸於一體,一種凜然的肅殺之意噴薄而出。
好似十步殺一人的俠客,好似救趙揮金錘的朱亥,好似死守襄陽城的郭靖,好似自絕雁門關的蕭峰,不求榮華富貴,不求高官厚祿,只有義無反顧!
呂雲澄並非郭靖那種大俠,時常會以“混蛋”自居,但所作所為無愧天地,稱一句“小俠”那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以俠義之心催動劍訣,一切羅網束縛都好似不存在。
道義禮法,道義禮法,道義並非在禮法之前,而是禮法也必須要講道義。
乳白色的浩然正氣凝成劍芒,不著痕跡的刺破了伏念凝出的“禮”字,隨即寶劍飛空而起,回到了劍匣之中。
呂雲澄道:“我這一劍,如何?”
伏念道:“呂宗主學究天人,武功高深,無論文鬥武鬥,我都輸了,便以太阿劍相贈,以感激呂宗主今日指點。”
“拿你太阿,還你一劍。”
呂雲澄伸手在荷花池的護欄上拽下一截木頭,搓成劍形,浩然正氣盡數灌注其中。
用從戰神殿學到的方法,結合先天破體無形劍氣,把霍家劍法的劍訣鐫刻在了木劍之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哪怕是呂雲澄,也不可能同時領悟如此多的絕學。
把霍家劍法留給儒家,讓伏念、顏路、張良等天才參悟,甚至讓荀子也來觀看幾眼,過個十年八年,必然會演化到另一重天地。
到那時,就不再是“劍六·改”,而是魔改、神改、神魔改了!
“此劍名為‘丹心’,乃碧血丹心照汗青之意,還請伏掌門不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