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不是不覺得空虛了?”
“在雲郎身邊,我怎麼會覺得空虛呢?”
“你出的最後一招,是什麼?”
“雪飄人間。”
“你終歸還是用了這一刀。”
“雲郎錯了,用出這一刀,不是我的選擇,而是師妃暄的選擇。”
“隨你吧,看過劍典了?”
“看過了,但我總覺得‘閉死關’有些怪怪的。”
婠婠把劍典最後一篇的內容複述了一遍,奇道:“我總覺得,這不是死中求活,而是……找死,我覺得這就是在找死。”
“佛門求涅槃,修的是來世,死亡對於他們而言從來都不是完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就如同你的雪飄人間,四季輪迴,迴圈更替。
但是死關之法並不是地尼領悟出來的,而是根據道心種魔大法演化而來,比道心種魔大法的死中求活更加極端。
或許地尼暢想的也是死中求活,但是她的能力並不足以把這一法門完善,自己把自己的求活之路給堵上了。”
呂雲澄已經把道心種魔大法練到了頂峰,只是聽婠婠複述了一遍,便看出了劍典最後一篇的問題所在。
地尼就像是創出乾坤大挪移的那位波斯高手,思想上天馬行空,武道能力卻有極限,最後的內容是設想,而不是切實可行的方案。
婠婠道:“慈航靜齋天才無數,也一直在對劍典進行修改完善,為何沒能找到一條新的路呢?”
“因為根本就做不到,地尼堵上的不只是轉死為生的生路,還有修改完善之路。
如果某一代高人,閉死關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想到了修改之法,但死關能停下來麼?而死關不管成與不成,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
閉死關,成了,精神超脫,留下一具空殼。
閉死關,失敗,魂飛魄散,留下一具空殼。
後人根本就無法判斷前輩們的修行是否成功,前輩們不管成功與否,也都不能留下指示。
最終就導致“閉死關”這一篇仍舊還是最原版。
不過慈航靜齋弟子還是非常聰明、非常有創新性的,簡化出了沒那麼極端的“撒手法”,走出了一條更加光明的路。
聽完呂雲澄的解釋,婠婠點了點頭,轉而又有了疑問。
“慈航靜齋和武林高人的關係向來不錯,看過劍典的也不只是寧道奇,那些人沒給過建議麼?”
“唯有把道心種魔大法練到最高境界,或者把生死之道參悟到瀕臨破碎虛空的級別,才能看出這一點。
古往今來修生死之道的高手我不瞭解,但是把道心種魔大法練到這等境界的,唯有初代邪帝謝眺,以及百多年前的向雨田。
謝眺和地尼由於理念不合而鬧翻了,向雨田剛剛利用邪帝舍利把道心種魔大法練到大成,就和葉孤城破碎虛空了。”
婠婠道:“天命如此,如之奈何,雲郎,慈航靜齋從今日起就不存在了,你覺得改成什麼名字比較好?”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靜齋仙子,絕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