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說明了蒲、羅為了迫不及待地掌權,對趙爾豐一味地軟弱和妥協。
最後,趙爾豐在士紳提出的《四川獨立條約》十一條的基礎上,補充了十九條。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替朱波瀾抓軍權、不排擠滿人和外國領事人員等。
雙方協商一致後,以原總督趙爾豐的名義,向全川宣佈《四川自治方案》三十條。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天是農曆黃道吉日。
成都老皇城明遠樓的大門前,豎起“大漢四川軍政府”的牌子。
市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四處張貼“大漢已興,大清已滅”等標語。
市民興奮地高呼:“改朝換代囉!大家有好日子過囉!”
當天一大早,蒲殿俊、朱波瀾和羅綸等人,身穿筆挺的官服,來到老皇城軍政府,軍隊數千人護衛著會場。
場內旌旗招展,人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新衣服,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獨立大典。
到會的有同志軍、袍哥和同盟會的代表。會場裡有商界、學界和各界民眾數萬人。
午時正點,蒲殿俊宣佈四川獨立大典開始。他首先帶領所有參會人員向大“漢”字旗敬禮。
但見旗幟中間一個大圓圈,裡面是一個紅色的大“漢”字,在“漢”字周圍環繞十八個小圓圈,代表當時的十八個漢族人的行省。
接著,蒲殿俊宣佈四川從此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改專制為共和,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
然後,他開始抑揚頓挫地宣讀《四川自治文告》:
吾漢族苦專制久矣!今一旦脫專制之羈絆,為政治之改革,豈非吾川人日夜所禱求而引以自豪者耶?
夫川人以爭路與政府相抵抗,猛厲進行,萬死不顧。不二三月,聞天下土崩,各省次第宣告獨立。
吾川燦爛光華之大漢獨立軍政府,亦於今日告其成……
大漢四川軍政府之宗旨,基於世界之公理,人道之主義,組織共和憲法,以鞏固我大漢聯邦之帝國,而與世罔極,所當與吾川七千萬人子子孫孫共守之!
接著,蒲殿俊拿出與趙爾豐商量好的政府官員名單,宣佈大漢四川軍政府的負責人:
蒲殿俊任都督,負責管理全川財政、民政及一切大事。
朱波瀾任副都督,獨掌政府軍隊大權。
任命尹昌衡擔任軍政部長,羅綸任安撫(綏靖)局長,鄧孝可任鹽務部長……
軍政府成立典禮隆重而熱烈,參加大會的市民人山人海,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大多數人當場剪掉頭上的辮子,表示永遠告別大清時代。
尹昌衡領頭高呼口號:“大漢中國萬歲!”
當天,成都全城懸掛出大漢旗幟,市內熱鬧非凡,如同趕大集一般。
市民們滿心歡喜,互相慶賀道:
“四川獨立了,改朝換代了。蒲會長當了制臺大人,這下好了,我們老百姓有好日子過了!”
由於大漢四川軍政府裡的官員,大都是袍哥和清朝的舊官吏,極少有同盟會員任職。
看到大塊的肥肉被袍哥和舊議員搶走,同盟會員極為不滿。
同盟會員在成都西玉龍街開會,決定幹一件大事,來證明同盟會的力量,嚇唬一下蒲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