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道長把沉積幾十年的苦水倒出來後,感覺心情和身體都好了許多。
但他又想這裡離千山頭太近,有隨時被清兵查出抓走的危險。
他馬上坐起身,叫智涵去謝過二位老人,準備離開這裡去遠方躲避。
老大爺不讓走,勸道:
“聽村民說,這幾天外面官兵很多,據說是在抓義和團殘餘人員和千山頭的僧道,你們還是再避幾天吧。”
無為道長不想再麻煩人家了,向智涵道:
“這裡離千山頭太近了,危險性很大。現在官兵在到處緝拿僧道,咱們只好脫下道袍,穿俗衣出走,就算暫時還俗吧。”
智涵猶豫一下,道:“好吧,只能如此了。”
老大爺見無為道長和智涵去意已決,就不再挽留。
師徒脫下道袍,老大爺從木櫃裡拿出自己和兒子的衣服。
無為道長穿上老大爺的青色麻布衣服,智涵穿上他兒子的藍色棉衣,倒也勉強合身。
老大娘從房中找出兩個斗笠給師徒戴上,智涵見如此打扮,完全變成了兩個當地村民,忍不住笑了。
無為道長和智涵再三謝過二位老人,留下些銀兩,老人怎麼也不肯收下。
無為道長與智涵商量道:“現在北方風聲很緊,我們只能到南方去躲避。
如果北方風聲很快平息了,我們師徒再回滕州來。
如果北方一直不安寧,我們就去四川省中江縣的玄武觀,我的老家是一個尊道又尚武的地方。”
智涵曾聽師父經常談起家鄉的玄武觀,聽過當地四大高手的故事,對那個神奇的地方向往已久,心中很是高興。
師徒經過商量,去南方最便利的途徑是從微山湖乘船,沿運河南下。
到達長江後,向東可進入江浙一帶,向西則可直達四川。
智涵僱了一輛馬車,將道長抱在自己身上坐下,車手熟練地趕著馬車,向微山縣方向駛去。
路上逃難的,要飯的,來來往往。
馬車從人流中穿過,路兩邊時不時見到餓死的饑民,屍體被狗啃鼠咬,慘不忍睹。
無為道長哀嘆朝廷無能,民不聊生,禁不住流下痛苦的淚水。
突然,一個大漢伏在馬背上,拼命拍打馬身,從智涵馬車旁飛馳過去,像是受了重傷的義和團拳師在逃命。
後面兩個將軍模樣的官兵,騎馬奮力追趕。
三騎馬從智涵的馬車旁呼呼飛奔過去,激起塵土飛揚。
馬車到了微山縣近郊的一個小鎮。
智涵心想,縣城裡風聲很緊,怕被官兵認出來,就在小鎮下車,拿出銅錢付了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