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宮的召開朝會的王座上,徐瑾端坐其上,面前的桌案上,左右兩邊擺放著兩摞高高的奏書,這些都是近幾日,一眾徐國的大臣上奏而來的。
兩摞文書的高度不一樣,在其中右手邊的那一摞要稍微高一些,左手邊的相對少一些。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兩摞奏書之中的內容有著巨大的區別,大體可以被分為兩個陣營,因此就分開擺放了。
其中比較多的那一摞,上奏的主要內容,是對接下來一戰該如何打的一些建議,還有一些大臣的請戰文書,而比較少的那一摞,上奏的是一些止戰求和的辦法,這些人顯然對於接下來這場戰鬥,並不是很看好,或者不是很想打。
當然,上奏這些內容,不是說這些人對於徐國不忠心,或者是貪生怕死,畢竟徐瑾的態度很明朗,他在面對強敵之時,是絕對不可能退縮的,如此一來,如果他們貪生怕死,或者是對徐國不忠,就不應該把這些奏書送到徐瑾的面前。
能夠送上這些奏書,是他們覺得自己的主張,可能對於徐國來說更好,或者相對付出的代價更小,所以才冒險向徐瑾提出的。
看著面前桌案上的兩摞奏書,徐瑾手指輕輕的在桌面上敲擊了一下,隨著他的這個動作,那兩摞奏書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接下來這一戰,是絕對沒有迴旋的餘地的,局勢發展到了這裡,無論是他還是那些強大的諸侯國,全都不可能退縮,所謂的止戰求和的辦法,無非也就是利益的拉扯,放在尋常的局勢之下可能有用,但在這場戰鬥之中,顯然不會有什麼用處,還有那些暗中挑撥或者結盟的方法,在此戰中也註定不會有用。
那些上奏想要止戰求和的大臣,也不知道是真的沒有看清楚局勢,還是抱著一些僥倖的心理,但好在這樣的人並不多。
“該開始了!”
徐瑾抬頭望向外面,目光透過空間的距離,看到了徐國邊界處的情況。
在徐國的各處邊界,幾個強大諸侯國的大軍都已經就位,各方的營地也都已經展開,各種攻守器械正在被推出來,接下來就只等一聲令下,他們就可以對徐國發動進攻了。
而徐國這邊,作戰準備更是老早就已經完成,大軍在邊境嚴陣以待,大量的攻守器械已經安置好,戰鬥開始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的預案,也都已經確定了好幾種,確保面對不同的情況,都能夠有應對的方案。
另外在高階戰力上,鼎山之神等神明,已經全部到達了邊界,保證在戰鬥開始之後,徐國大軍不會被對方神明憑藉力量強勢鎮殺,為了保險起見,徐瑾還提前分出了幾道神念,附著在邊境的幾位將領的身上,保證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
各種作戰的物資,都已經準備得非常充足,後續的供給也會有專人負責,後備的力量也已經展開了操練,在關鍵時刻也能夠投入戰場,國內正常的民生運轉,有田瑜等人負責,確保萬無一失。
除了還沒有見到鼎山之神等人背後的那位概念層次的神明外,一切現在都已經準備妥當了,那麼這場註定不可避免的大戰,現在就可以開始了,繼續拖延下去也沒有必要。
徐瑾的話音落下之後,他就調動了自身的兵戈概念,對於這場戰鬥施加了影響。
剎那之間,徐國的邊境處,那種戰場的肅殺之感,一下子就濃郁了數倍,處於邊境的雙方,看著對面的敵人,感覺對方長得面目可憎,光看外表就非常的可惡,心中都被勾起了一股戰意。
天地之間濃郁的劫氣,在此後也被溝通了起來,使得眾人心中的那股戰意,又轉變成了一股怒意,讓他們恨不得立刻去把敵人撕碎。
雙方的陣營之中,那些統兵的將領,這時候都向他們的主帥進言,紛紛提議現在就開始進攻,而在這些勸說聲之中,雙方的主帥也有些意動,但還是需要稟報能夠拿事的神明,才能決定是否這時候就開戰。
不同於這些強大諸侯國一方,徐國這邊,作為統帥的白黎,早就已經得到了徐瑾的命令,在完成了備戰的情況下,他隨時可以下令開戰。
見到麾下將領士氣可用,白黎毫不猶豫的就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於是,在那些強大諸侯國還要去請示的時候,徐國這邊就已經開始發動了進攻。
隨著進攻命令的下達,徐國的邊境之處,八團光芒分別從八個方向飛上了天空,然後猛然間炸開,形成了一道道屏障,彼此互相嵌合在一起,將整個徐國的邊境防禦的嚴嚴實實。
下一刻,大地猛然間開始震顫起來,然後在徐國的邊境之處,地面土石紛飛,大量的泥土,諸同浪潮一般向著四面八方洶湧而出,瘋狂地向著那些強大的諸侯國的大軍衝去。
看著徐國發動進攻,幾個強大諸侯國的統帥,這時候也顧不上什麼請示了,直接就下命令發動反擊。
幾道光芒凝聚,擋住了那洶湧而來的泥土,另外還有幾個方向,地面在一陣震動之後,居然也捲起了大量的泥土,向著徐國的方向反衝而去,以此來應對徐國的進攻。
來自兩個方向的攻擊碰撞在一起,大量的灰塵瀰漫,瞬間遮蔽了戰場的視線,不過這時候戰鬥的雙方,卻基本上都不受影響,毫不猶豫的繼續發動著進攻。
來自徐國一方的攻守器械,在這個時候搶先發動,密集的攻擊如同潮水一般,在徐國四面八方的戰場上出現,已經做了一段時間準備的徐國,在這方面準備的非常充分,如果那幾個強大的諸侯國一方不阻止的話,這些攻守機械所發動的攻擊,持續一整天也不會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