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國和解的條件,要佔據陳國七成的國土,而且還要賠償一件所謂的神明之寶,這個條件在徐瑾看來,基本上就等同於拒絕說和了。
如果陳國能夠答應這樣的條件,那麼基本上和滅國也差不多了,而且是被人家兵不血刃,輕而易舉的拿走所擁有的一切。
大殿之中安靜的好一會兒之後,盛皇的聲音再次響起。
“景國所求,著實過於苛刻,可有商量的餘地?”
“陛下說和,我景國願意稍退一步,請陳國割讓良隅為界的土地,賠償一件神明之寶,我景國願意罷戰!”穆凌聽到盛皇的話,略作沉吟之後,立刻開口說道。
“陛下,景國國主這是亡我陳國之心堅定,以良隅為界,依舊是要了我陳國大半的土地,而且,良隅乃是我陳國的國都,如何能夠割讓給景國?”
陳壽這時候趕忙開口說道。
“多說無益,你我兩國的恩怨,也到了必須要了結的時候,若是陳國同意景國的條件,那兩國之間自可以和平相處,而且寡人可以保證,今後百年之內,景國定不會輕易再起戰端,並且也會盡力修復兩國關係,化解以往的恩怨,若是陳國不願意,那就只能開戰了!”
穆凌聽到陳壽的話,不等盛皇開口,又立刻態度強硬的開口說道。
“穆凌,你以莫須有之罪責向我陳國宣戰向,本身就是不義之兵,盛皇陛下為我兩國說和,這是為了不使兩國百姓遭災,你一味咄咄逼人,毫無和解的誠意,置盛皇陛下和各國國主於何地?”
穆凌的話音一落,陳壽就大聲對著穆凌呵斥道,姿態相比剛才強硬了一些,而且言語的攻擊方向,轉為了穆凌此刻的態度。
然而,就在陳壽說完這句話之後,周圍坐著的那些各國國主中,卻突然有人發聲了。
“陳國國主此言差矣,景國與陳國之間積怨多年,這件事情眾所周知,以往盛皇已經為你們說和了多次,卻從未能將你兩國恩怨徹底化解,此次景國宣戰的起因,是因為陳國誣告在先,加上積怨爆發,並非無理,景國向陳國宣戰,也不算是不義之師,畢竟你陳國的國土,原本的確是屬於景國的!”
聽到周圍的諸侯國主有人發聲,徐瑾這時候立刻將目光望向了說話的人。
說話的那位諸侯國主,是一位看起來頗為成熟穩重的男子,長相英俊,身上穿著一件白裘長袍,盡顯貴氣和威嚴,而且還帶著幾分文質彬彬的氣質,不過徐瑾第一眼注意到的,卻是他眉心處那個和盛皇極為相似的神秘紋路。
“不錯,陳國和景國之間的禍根,早在千年之前就埋下了,這千年以來,兩國恩怨越纏越深,與其時常摩擦不斷,讓恩怨繼續積累,不如同意兩國開戰,如此也直接了當些,這未必不是一個解決兩國恩怨的辦法!”
徐瑾注意力剛落到說話的那位諸侯國主的身上,緊接著另外一邊,又有一位諸侯國主站起身來朗聲說道,徐瑾趕忙又轉過頭去,望向了這次開口的諸侯國主。
這一次說話的人,是一個身材高大魁梧,下巴留著絡腮鬍,威嚴之中帶著霸氣的男子,同樣在這個男子的眉心處,也有著和盛皇類似的神秘紋路。
“寡人也贊同!”
接下來又是一人開口,說話的諸侯國主,眉心處同樣有著類似的神秘紋路。
“怪不得景國這麼有底氣,原來支援景國的諸侯國主,是這些有著和盛皇類似血脈的諸侯國啊!”
接下來還有諸侯國主站起來表示贊同,徐瑾目光一邊快速的掃過這些表示支援景國的諸侯國主,心中也瞬間明白了一些東西。
徐瑾想起了自己之前看過的《神話小記》之中的記載,其中最後有一句話,“古時之虞,今時大盛,皆淵之後裔,引為人族尊之正統!”
這就意味著,如今的大盛盛皇,傳承的是淵的血脈,而《神話小記》中還描述道,淵一共有著十二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當時他第六個兒子繼承了他的位置,其餘的血脈散入到了人族各處,有著和盛皇眉心處類似神秘紋路的,可能也同樣是淵的血脈。
既然如此,這些此時說話的諸侯國國主,他們的話就極為有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