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對於軍校的設想,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想法。
從他開始接手西山皇莊開始,朱常洛就在謀劃這件事了。
可以說,此事是朱常洛蓄謀已久。
只不過一直沒有合適的契機,所以,才沒有被抬出桌面。&n
這次,趁著李如梅背鍋,也趁著文官喜歡打擊武將的天然的立場。
朱常洛順勢就丟擲了軍校這個概念。
他先忽悠著大臣的支援,然後,再一步一步的全面控制,最後,等到這些人醒悟過來的時候,一切早就木已成舟。
到時候,不管這柿子是硬是軟,想怎麼捏,不都看朱常洛自己的心情嗎?
所以,隱忍這麼久,能達到這個目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朱常洛的設想中,薊縣和天津衛都會有一所軍校。
薊縣的軍校,主要是以薊縣新兵為基本盤的陸軍軍校;而天津衛的軍校,則是以直隸水師為基本盤的海軍軍校!
至於空軍,這個太遙遠了。
雖然,有的網穿中有熱氣球充當空軍的做法,但是,經過朱常洛的仔細論證和試驗之後,發現並不靠譜。
首先,以大明現在的科技實力,根本就製作不出來氣密性良好的熱氣球球囊。
雖然,有的中說可以用牛皮製作,用竹篾為骨,撐起一個大大的氣球球囊。
但是,朱常洛發現牛皮本身就很重,而且,做的越大,就越難保證氣密性,還有就是竹篾為骨的說法,那更是扯澹。
一張牛皮還好,兩張也勉強,但是那麼多張牛皮被撐起來,那重量壓根就不是竹篾可以承受的住的。
退一萬步講,竹篾承受住了。氣球也支稜起來了。
那麼最最關鍵的燃料問題又出現了。
雖然,古人們能力和智慧也經歷了那多年的千錘百煉,也發明出來了很多可以用於燃燒的液態或者固態的燃料。
甚至,也發現了石油等被現代文明定義為工業血液的高階燃料。
但是,這些燃料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持久,熱量釋放也不夠。
用這些燃料做熱氣球的動力源,根本就是在找刺激。
弄不好,直接雞飛蛋打,落地成盒。
所以,這麼高危玩意,還是暫時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就好了。
等真的完成了材料革命之後,再去想這些問題也來得及。
反正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沒空軍的概念,就算是現代戰爭,那也是在二戰時期才提出的制空權理論。
可見,空軍的發展,根本就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完事的。
現在把精力放在火器發展和權力鞏固,制度改革上,比什麼都實在。
這兩手都抓的硬了,還怕過不了小冰河?
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也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朱常洛也說了讓內閣和軍機處參與籌建軍校,但是,朱常洛也說他要以直隸總督的身份參與。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
原因也很簡單。
這時候,還是需要這幫文臣們的力量參與才能壓制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門世家。
別看大明中晚期是文尊武卑。
但是,真的破罐破摔的時候,還是手上有兵的武人更可怕。
為了防止他們的狗急跳牆,也為了穩住文臣對擁護皇太子的政治正確。
這種妥協,還是很有必要的。
至少它能幫朱常洛減去很多阻力,並且繼續迷惑人心,維持朱常洛尊儒崇禮,仁德有義的好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