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萬曆皇帝說起房守士的事情,朱常洛的小腦袋不由得開始轉動了起來。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房守士的下一步職務變化應該是山西布政使,布政使在明代的官品階級裡面其實也不算是一個小官了。
除了一些不常設的總督外,布政使已經算是封疆大吏了。
但是,在明代的畸形政治體制之中,布政使雖然是作為了地方的封疆大吏,但是他們的品級卻始終矮了六部公卿一頭,只算是從二品的官職。
別看只是矮了六部一點,其實,在本質上矮的可不是那麼一星半點了。
明代的地方大吏想升遷到中央,可是有點困難程度的。
對於這種有能力可以管理地方的這種實幹型的官員,在明代的官僚體制裡其實並不吃香的。
因為,他們之所以會成為封疆大吏就是因為他們的出身矮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半頭。
所以,他們在升遷的道理上也就一直在地方上打轉了。
沒法像那些讀書讀的好,同鄉同年混的好的官員一樣,一直都可以在教化這個“重中之重”的職務裡完成越級升遷的。
就像救時宰相張居正一樣,不否認他才能過人,智慧過人。
但是,他就要一個在朱常洛看來很致命的官場缺陷,當然,這個缺陷並不是張居正攝政持國時驕奢淫逸。
其實,這種驕奢淫逸的行為,在古代的官場文化裡是無法避免的。
就像幹翻鉅貪嚴嵩的徐階徐閣老,誰能想到這麼一位德高望重的國之柱石家裡的財富比起嚴嵩還要甚巨!
即便是剛正不阿的海瑞海剛峰在南京執法的時候也不能真正的傷及他家一分。所以,驕奢淫逸這一條在大明官場里根本就不是罪過。
所以,朱常洛也不會幼稚的以為這就是張居正的不足,這是這個時代的不足!
朱常洛認為的張居正的不足是張居正的任職經歷。
張居正一生匆匆五十餘載,確實為大明也開創了一番新氣象,這一點是誰的無法否認的,即便是如今的萬曆朝,雖然張居正是禁忌,但是,有些功勞還是不能無視掉的。
畢竟,雁過留痕,有些東西也不是萬曆皇帝想抹掉就能抹掉的。
張居正的不足就是在於他從來沒有過州縣主政的經歷。
他的一條鞭法雖然從一定程度的改變了大明的賦稅情況,但是,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底層老百姓們的困苦。
思路客
所以,他的改革變法侷限性還是很大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朱常洛是要立志改變的,他要打破什麼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官場潛規則。
他想走出一條唯能力論的官員升遷考核制度,而不是現在的這種唯出身論。
所以,朱常洛思考了很久,又想著孫承宗的潛力。
朱常洛最後決定他還是要跟萬曆皇帝提一個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