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裡少了二十三億的美金,但是換回來的,卻是這個遠超華夏三十年的、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
在90年代初期的華夏,國內的數控機床佔有率還不到百分之五。
王朝陽的這二十三億美金花下去,估摸著能把華夏的數控機床佔有率直接拉昇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不是王朝陽吹牛,如今的華夏,外匯儲備也不過兩百多億美金。
他的這一手操作,等於是將華夏全部外匯儲備的七分之一拿去購買機床和生產線!
同樣的,對於得國來說,這筆生意也絕對是一筆足夠載入公司史冊的大生意。
而除了得國的生產線之外,還有著王朝陽從瑛國、意呆利、瑞士訂購的裝置。
這些歐洲國家,一直以來都是滿嘴都是道義,心底全是生意的典範,只要把價格開到位,那麼就沒有什麼是他們不敢應下的買賣。
為了這一筆大買賣,瑛國甚至親自的安排了走私的線路。
而這幾個歐洲大國的表現,也是讓王震不得不感慨,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永遠都不會成為鐵板一塊。
不過,都是為了賺錢,也不算寒磣。
當貨物到達了港城之後,就只剩下最後一步了。
王震承認,此時的他已經開始有些緊張了。
直到港城的貨輪打來電話,直到王震親眼看著那一臺臺機場被運到了哈市之後,他這才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實在是叫人不得不擔心。
畢竟這可是自己傾盡全部家財買來的,萬一要是在半路上出了什麼差錯,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為了這一批裝置,王震還專門的把自己當年退伍回來的老兄弟們找到了一起,開了一個會議。
其中一部分偵察連的老兄弟,被王震安排成了朝陽集團的安保教練,同時也擔任著集團的全部安保事宜。
而剩下的還有一部分,被王震留在了總部,準備發展成為今後自己的技術骨幹,在這一批人當中,有不少都是當年王震在大學的同學,也是在部隊當中從事技術業務的兵種。
還有一部分人,雖說已經退伍許久了,但是在這些年的走南闖北當中,已經積累下來了不少的經驗,至少當集團需要到他們的時候,也是能夠獨當一面的。
這個集團第一次會議,王朝陽自然也是跟著一起參加了。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機床的加工廠!我們,一定要發展出自己的車床製造技術,還有就是,我們一定要靠自己,造出來真真正正屬於華夏的汽車!”王震坐在主位,不緊不慢的說著自己對於集團未來的規劃。
不得不說,王震的這一番話說完,所有的老兄弟們都徹底被震驚到了。
“震哥,你接著說,我們都聽著呢!”先前和王震一起去毛熊國倒過貨的李長安,此時激動的開口說道。
“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咱們自己的銷售體系,我知道,咱們這一群兄弟,不全是搞技術出身的,但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安排你們去到全國的各大城市,擔任一個地區的銷售總經理!”
這一次的歐洲之行,王震也是同時的學習了他們的銷售模式。
這是一種如今剛剛在國際上興起的銷售模式,而這個模式也同樣的吸引了王震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