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直接找了一些工具,拿著個打氣筒,許大茂用幾塊磚頭一攔,這塊地就成了他的經營場所。
居委會大媽遛彎時見到了,與他做了推心置腹的交談。
“沒飯吃!去您家吃行嗎?”許大茂甩了一句後,繼續整理舊膠皮、散亂零件。
進去的人都不好惹,居委會大媽只好把這個情況, 向街道反映了。
街道辦的人上下班時,其實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勐然間冒出來的修車攤點。有的工作人員,還在那裡花二分錢打個氣,花叄毛錢補個胎呢。
為什麼不詢問?要層層報上來才好。
得到居委會大媽的回報,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相互探討了半個多月以後,派出了幾人前來質詢。
“大茂, 我們都知道你的情況, 也在積極協調派出所,在給你辦理落戶問題。”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耐心地說, “可是,你現在佔道修車,有點不合適。”
“沒飯吃,去您家吃飯行嗎?”還是這一句,許大茂再指了指地面,“不到兩平米,根本礙不著誰的事兒!是誰閒得蛋疼給我點炮兒的?”
進去的人,就要有進去過的樣子。哪怕是進去前是個怯懦之輩,出來後也可以略微狂妄一點。
更何況,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都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普通人。
“得了,那你不要佔用面積太大。我們去找有關部門諮詢一下,看看你這個問題怎麼解決。”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只得這樣留下懸念,叮囑幾句後就走了。
還能找哪裡?這個時代最好使的就是找警察。
可是到了派出所,民警聽著也無奈:“許大茂的情況比較特殊。他溷口飯吃,又沒鬧事兒。”
街道辦的人員見狀, 也只得把這件事暫時睜一眼閉一眼過去了。
許大茂原來是個放映員, 不太懂修車的手藝。但這些活計並不難學,他又真的要指著這個吃飯,還真的自學加模彷,很快就成了行家裡手。
當然,大梁斷裂、車架子散了,這需要焊工的活,他肯定不行。但一般的小活,他都能應付自如。
每天少則一兩塊,多則十幾二十塊的收入,也令他對於這個牆角以及修車的熱愛,每日俱增。
丈夫這樣有本事,秦淮茹乾脆辦理了提前退休,跟他一起操持這個小攤。或者幫著進貨,或者幫著補個胎,或者給他送飯沏茶,秦淮茹忙得很開心。
尤其是臨到兩人收攤時,秦淮茹摸摸口袋裡的整張紙鈔,再看看木質小錢箱裡的零散毛票、硬幣, 更是歡喜得不得了。
妻子這麼開心,許大茂也能吃上更多的葷腥菜, 能夠更滿意地得到她的全方面照顧,包括炕上的暖心話,得意事。
現在擁有腳踏車的人,還能夠算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因此,許大茂在一邊修車時,一邊有意無意地按照鄭曉寶的教導,探詢著可能的換房掮客的機會。
一次兩次,在他堅持不懈地努力之下,還真的碰到了這樣的機會。
甲方是住在宣武門那邊的,來這邊找朋友問房子的時候,到許大茂這裡修車。
隨口一聊,許大茂聽說對方想要在這邊換房,就認真地記了這人的聯絡電話。
隨後,他就找附近的舊相識老朋友,聯絡起這件事來。
忙乎了兩個月,他還真為這人找到了在附近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