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預計今晚能放出來,今天還是一更)
“這不可能”,張天然決然的話誰都能理解。
任何一項專利都是人力物力財力的結晶,張至誠大嘴一張就要人家無條件交出,這是把人家當傻子。
“老張總不想聽聽我的條件嗎?”
“說”
張至誠侃侃而談:“你們的主營都是鉛酸電池這是其一,其二我給你們新的應用方向,第三你們缺多少資金,10Y以內我可以同銀行利息借款”
條件一條比一條狠,新方向這個暫且不說,誰也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10Y資金啊,這TM得是多少錢?
天能對外宣稱資產超過60Y,實際情況,嗯~只有張天然自己知道。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不想稀釋股份融資而是拿到低息貸款,實業產業誰願意上市?
網際網路公司喜歡也必須上市得原因是從創業之始到套現結束這就是個固定得模式,還有天使資本在裡面逼著你上市,真想玩到BAT三大家還有千度網購這樣的體量比登天還難。
周明有點傻的問:“張總有多少資金?”
“現金牛奶我肯定不能透露,不過這張卡里有10Y,公司帳上應該還剩120多Y”
瘋了瘋了,光流動資金就快和兩家行業大佬的總資產了,這還怎麼玩?
兩人肯定要商議,如果真怎麼玩下去,張至誠不好說,他燒的起,另外兩家日子不可能好過。
其實沒什麼好商議的,張至誠一向以雙贏收尾,這裡面最主要的是鋰電專利交出去後,人家也不是一點不表示,兩家可以不支付專利費去使用。
還有一點就是三家設立聯合實驗室,地點先放在廬州,最後搬到DY,對於基礎配套設施的疑問張至誠嗤之以鼻,有錢就不要怕基礎設施,而且DY到廬州也才130公里。
簽訂戰略協議的事情三人只出個大方向,後面的東西都是下面的人去談,張至誠讓童晚晴通知袁藝珊節後去常興,該帶哪些人過去張至誠也不會問。
事情走到了這個地步是張週二人沒想到的,不過現在的氣氛很輕鬆。
周明問:“張總今後有什麼打算嗎?”
“鉛酸電池我不會搞的,現在的攤子是練人,到時候按照我的成本價,你們只要付運輸成本就行”
張至誠這是完全按照代工的那一套,而且還不要利潤,完全成本價,雖說夏誠的成本肯定會高一點,但是這裡面的利潤的大頭可就讓出去了,壕,真壕。
張天然疑惑問:“老弟,不賺錢的企業,沒多大意義吧?”
張至誠回道:“不是的老張總,我這邊都是根據計劃走,讓出去利潤是有目的的,我們三家要把電池的標準統一”
“統一標準?”,周明傻了,標準這玩意向來是收割的利器,老外玩的最溜,哪怕是十幾年後的夏為為了5G標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結果呢?處處受阻。
張天然也說:“太難了吧”
張至誠開始解釋,這個標準不是尺寸和價格,而是效能和安全,這樣一來小作坊和大作坊的生存環境幾乎全無,剩下的能在這個行業裡呼風喚雨的都會是大佬。
真要幹成了,肯定能統一定價權,還怕將來不賺錢?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資金的投入,主要是打官司,還有官方的支援,最後就是技術專利的分配。
統一標準這個事可不是三家就能商議出來的,但內心肯定是火熱的,就看明天官方那邊怎麼說。
如果認同的話,張至誠出錢,兩家出力,再遊說一下王福,這事大體上就成了。
......
誰也沒想到事情會反轉成這個樣子,原本是藉機打壓過江龍,沒想到最後變成了3家合作。
29號官方開始一一召見幾名大佬,其中王福當仁不讓的是第一個,這個時候不是按資歷的時候,誰最牛誰先去,接著是超微,然後是天能,張至誠排在第五,前面有個風帆。
王福時間最長,風帆最短,張至誠進了辦公室。
李勇沒拿架子,主要還是電池協會體量太小,他也不知道張至誠的底細,官方的圓滑必須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