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覺得挺好玩的,後面時間一長就改不回來了。
最後把自己學成了個結巴。
自家兒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太好,平時還老是把自己和學校的老師氣得腦袋裡嗡嗡的。
不過至少是個口齒伶俐,長相端正的壯小子。
他有些怕自己的兒子為了拍這部電影,學到了妥瑞氏症的那種狀態,電影結束後改不回來了。
把自己搞得也沒事就一抽一抽的。
但是他今天上午看到顧非發過來的故事梗概後,改了主意。
顧小波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
父親是一個木匠,母親則是一名賣服裝的個體戶。
在他六歲前,一直無憂無慮的長大。
然而在顧小波剛剛上了小學,快要過七歲生日之前,他忽然開始有了一種奇怪的行為。
他無法控制地總是快速地扭動脖子,併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
而這種種的怪異行為,讓他不被周圍的人所理解。
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批評他,說他故意搞怪,引得同學們發笑,破壞課堂紀律。
同學們更是對他冷嘲熱諷,沒事就對小波進行一番校園霸凌。
家裡人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也只說他是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所以才會老是發出怪異的聲音。
時間一長,他的父親對他失望透頂。
只有他的母親一直是他的堅實臂膀。
母親的堅持與鼓勵,讓他能夠在正常人的生活裡艱難前行。
因為小波一直持續的怪異行為,讓他的父親最終無法承受父子倆一同外出時外人的眼光。
小波的父母離婚了。
小波後來被確診為妥瑞氏症,同時伴隨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這是一種不能為人所控制的,會讓人不自覺的出現動作或者聲語上抽動的一種疾病。
面對這個不能理解他的世界,小波一直在痛苦的漩渦裡掙扎。
直到在一次全校大會上,校長在眾人面前巧妙的讓大家瞭解了小波的真實情況。
這讓他有了成為一名關愛學生的教師的神聖理想。
為了找到一個願意接受自己的學校,小波不拋棄夢想,不放棄信念,默默地努力。
他曾經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不斷堅持下也開始慢慢好轉…
看完了這個梗概,郭宇軍覺得這個電影的立意真的非常不錯。
他覺得讓自己的兒子參與這樣一部勵志電影的拍攝,會對郭河產生一點情感上的觸動。
或許以後就會好好學習了。
郭宇軍這邊剛同意。
喬欣雨那邊就像跟郭宇軍商量好了一般,也打電話過來給顧非。
說是那天和顧非面談後,喬欣雨回去想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