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年6月21日,中國,東南省,江浙市,臨海新區。
氣溫21℃,小雨轉晴。
今年的梅雨來得早了些,於是在網路上就又開始流傳一些奇怪的言論,鹿建德舉著自己的手機看得津津有味。
身為社會信用體系三級成員,他在虛擬網路上擁有相對比較大的“資訊普及區”,也就是能看到和發表一些可能有違反公民科學素養的話題。
有個叫“時新科技前瞻”的民營自媒體釋出影片,標題稱此次江南地區梅雨延遲是由於國家氣候天氣調控系統的故障,當然這是官方承認的,不過影片裡的內容說的卻是太陽上的戴森雲系統阻擋了太陽能輻照地球導致的全球氣候紊亂,說得頭頭是道,還拿對面美聯邦(美洲合眾國聯邦)的幾次龍捲風和雷暴天氣舉例,影片最後打出環保的旗號,要求每一位心繫地球的觀眾都為影片點贊。
鹿建德微微一笑,說得好,但我先舉報一手。
“別看手機了,周醫生說我們今天晚八點前最好能到區醫院。”孫慧挺著大肚子從二樓樓梯下來,她按了按藍芽耳機,聽到叮一聲。
“我們出門後,記得掃地,垃圾去倒了,還有把中央空調關了吧。”孫慧一邊絮絮叨叨地囑咐家居智慧,一邊檢查自己的坤包。
鹿建德趁著妻子沒來嘮叨自己前,很主動地把茶几收拾了,雜誌收攏,果皮紙屑分門別類裝進垃圾桶。
孫慧咳嗽一聲,露出一個算你識相的表情。鹿建德連忙擠出憨厚的笑容,自己平日裡忙成狗,能在家舒舒服服劃手機還是多虧妻子放的產假。
一切準備就緒,鹿建德帶著即將臨產的妻子出門,他們手牽手,維持著模範夫妻的姿態,並肩穿過一個路口,微笑著與周圍的鄰居打招呼,坐電梯下地鐵,隨後排著隊上了膠囊軌道列車。
膠囊列車是公共交通工具,一線的城市裡,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只有社信五級往上的國家人才方能申請私家車。
一顆膠囊裡最多坐六個人,孫慧是產婦,提前申請後得到一截單獨的車廂,還配備了一臺緊急醫護機。
鹿建德去操作檯輸入目的地,孫慧開啟廣播電臺,熟悉的音樂傳來——放的是新聞聯播。
鹿建德嘿嘿一笑,“我小時候最喜歡聽著新聞寫作業了,那時我爸就會捧著《三國》坐在床頭,一邊看書,一邊監視我。”
孫慧嬉笑,“小笨蛋,寫個作業還得家長監督。”
鹿建德爭辯,“那只是偶爾,小學的時候沒自制力的嘛。”
夫妻倆平日都忙,除了學生時代熱戀那會兒交流得頻繁外,基本都說不上幾句話。所以各自都還有一些往日趣事可以分享。時隔許久沒有這樣放鬆地談話,兩個人一時間都有些恍惚。
膠囊列車是全自動控制的軌道車,由覆蓋整個江浙市的列車系統統一控制,反應速度在一百納秒下,高峰期可以在一條百米軌道上以八百公里每小時的均速同時跑六十截獨立車廂。
車廂內很安靜,車窗外是地鐵軌道的燈光,一些廣告牌,基本都是科技公司投放的廣告。
“咱們兒子的名字,是不是該起了?”不久前剛做過B超,夫妻倆曉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
孫慧捧著肚皮,嬰孩在母親的子宮內,沉甸甸,活潑潑,壓著內臟,彷彿那就是一個器官,只不過她能感覺到他是有個性的,有思想的,並非混沌一片,那是她的珍寶,而不是簡單一顆肉塊。
“不是說好叫爸媽都一起商量商量嗎?”鹿建德隱約明白妻子是有些產前焦慮,只是求生欲還不夠旺盛,答題沒在點子上。
果不其然,孫慧衝他呵了一聲,隨即開始滔滔不絕,什麼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起什麼名字就起什麼名字云云,她長篇大論些孩子氣的話,臉上神氣盎然,就像回到了春光爛漫的童年。
鹿建德的腦子長期被公式資料佔領,但他陡然感到有一架孤舟載著滿江的星月乘風破浪,讓他理性、固執的思維為之震顫、破裂。妻子的一言一語,她每一次呼吸,她兩頰細小的絨毛在列車空調裡吹來的風裡微微顫抖,身上的香水氣息,頭髮裡飄出沐浴露的味道,這些都切實組成了一個女性——但他感覺自己淺薄的邏輯竟然不能承載她生命的重量。
鹿建德微笑著點頭,但目光毫無聚焦。
孫慧一時間也愣了,看著自己丈夫一臉深邃的表情,緩了一會兒才明白他又在自嗨。
“嘁,笨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