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佛子已經展露神通,被少林的禿驢們重視起來了。
有幾個和尚的氣機非常熟悉,孫麗釵稍加回憶就想起來,這些個高手,正是少林諸堂首座。
她當即就震驚了,“你們都這麼閒的嗎?”
一幫和尚不老老實實打坐練武,成天圍著一個嬰孩打轉,不覺得幼稚嗎?
若她堂堂正正遞拜帖,說要見佛子一面,怕是會被直接拒絕,和尚們絕不會讓陌生的成年人靠近佛子的,在逸姑別院裡生活的,只能是少不經事的小孩與家底乾淨的老媽子們,就算是值守的僧人,也是反覆確定性情忠厚,人品可靠,方能入院。
無奈佛子身邊被這群賊禿佔據,孫麗釵打算先去看看自己的家鄉。
劍川鎮。
熟悉的街頭,熟悉的人們。
她收斂氣機,好似頑石,悄然隱沒在潮水似的行人裡,行至家門口。
破爛的木門上的清漆剝蝕地斑斑駁駁。
她前去叩門。
隔著門響起匆匆的腳步聲,是孫王氏來了,她走路的足音總是很拖沓,孫麗釵一下就辨認了出來。
開門。
門軸聲吱呀一下,落在孫麗釵心頭,彷彿是一個驚雷,不知怎得,駭了她一跳。
一個婦女在門檻那頭問她。
“姑娘,你找誰呀?”
孫麗釵露出柔和的微笑,“這位施主,貧尼是逸姑庵的出家人,前來少林拜訪高僧,路遠難行,到此處已經口焦舌燥,特來討一碗水喝。”
“喲喲!快請進!”孫王氏很熱情,尤其是對出家人,非常親切,扭頭衝屋裡大吼,“當家的!端水來!大師要喝水!”
孫麗釵目光掃過熟悉的院落,屋簷上掛著的糧食,牆角的竹竿、碎瓦片,乃至黃泥夯的曬場,那縱橫的小裂隙,以及冒頭的翠嫩草芽。
母親孫王氏的嗓音高亢嘹亮,粗礪的臉頰上暈著健康的紅潤血色。
這個時候,正是小孫麗釵的病被治好的那段時間,母親就是這樣,天天都精神飽滿。
孫麗釵並不是家裡的獨女。
往上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
哥哥出去闖蕩,兩個姐姐已經嫁人。
她與這三個同輩的阿哥阿姐完全不熟,對她來說,家裡似乎就只有三個人。
父親孫正道,母親王若萍,女兒孫麗釵。
三個人。
向來是三個人。
孫麗釵望著裡屋門前,那個注視著自己的小女孩。
過去的我。
孫麗釵微笑著喝了水,用鐵鍋燒開後的水,有股怪味,說不上好喝,溫度也不冷不熱,總之,難喝,熟悉的難喝味。
婉拒了孫王氏留下用齋飯的邀請,孫麗釵踏步出門。
最後扭頭再看一眼。
父母與女兒,他們有說有笑。
三個人。
向來是三個人。
而我,是第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