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謝敏只是露出了一點點疑惑的表情,好像皇上口中說出的,只是自己沒聽說過的新鮮瓜果或是首飾的名字一般,“臣妾不知。”
“那,你也不知道,你父親和兄長,最近有什麼想法?”
謝敏笑了,“陛下,臣妾日日都在這宮中,平時家裡人來請安,也都是母親為主,父親兄長有什麼想法,臣妾如何得知?只要他們是忠心事君,其他想法,臣妾一個小女子,既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皇上對這個回答,顯然是意料之中,點了點頭,卻不十分滿意。
後宮嬪妃,心計多端的,皇上見得多了,如果肯在聖上面前就承認自己插手前朝政事的,那是段位極低的。
她如今不肯承認,也許是真不知道,更也有可能,是早早就成竹在胸了。
“請問陛下,我父兄,與陛下說的這盛啟軍,可有什麼關係沒有?”皇上正想著,謝敏就問出口了。
也許她還是想助自己孃家一臂之力吧。
皇上這樣猜著,也不動聲色,就把盛啟軍的前前後後講給了謝敏聽。
聽到代璋怎樣被誣陷叛國通敵,怎樣被五花大綁,謝正則又怎樣領人救下代璋,怎樣察覺出實際上是黎輝叛國,盛啟軍又是如何軍功全無,群龍無首,謝家親信如何在朝堂上提議封謝攸為盛啟軍將領,朝中眾臣如何群起反駁……
謝敏雖然早早對這些故事都瞭然於胸,然而還是做出第一次聽到的樣子。
皇上一口氣不停的講完,自己也不禁感嘆再三,好好的一支軍隊,居然就差點兒被黎輝毀了,此人,真是該死!
不過黎輝該死現在已經是小事一樁,不值一提。
皇上回過神來,更想知道的,是謝敏打算怎樣把謝攸推上大帥的位子。
謝敏聽完所有的來龍去脈,也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父親此事做得對,確實不能冤枉了一個好軍官,也不能放縱了一個惡人。”
皇上接著問,“那,你覺得,盛啟軍的未來該當怎樣呢?謝攸是不是一個好的人選?”
“這個,臣妾可就不懂了。”謝敏又是抿嘴一笑,“再說,臣妾也不該妄言國事。”
“哎,但說無妨。”皇上擺擺手,兩個眼睛緊盯著謝敏。
謝敏似乎思忖了一陣,說道,“陛下要臣妾說,臣妾不敢隱瞞。依臣妾看,一支軍隊,自然是要交給熟悉它的人。我兄長雖然這幾年跟著父親歷練了不少,但畢竟沒有過在這盛啟軍中與將士們同吃同住的經歷,若是一上來就做了大帥,只怕不妥。”
這回答,不禁皇上沒有想到,估計若是被其他人知道了,從謝正則、謝攸,到姚尚書一群人,都會大吃一驚,就連謝敏身邊的貼身丫鬟香雲、晚晴,也都聽得一愣。
“愛妃,此話雖然不錯,只是那盛啟軍中的將軍,幾乎都是黎輝的手下,同他一起已被關押起來了,能做大帥的,只怕是沒有了。”
皇上仍是不肯相信,謝敏會一點兒都不顧著自己的父親和哥哥。
也許,她是以退為進呢,再問一問,也許會露出她真正的想法來。
謝敏沉吟片刻,突然抬頭問道,“陛下,您剛才說,被黎輝誣陷通敵的那個小軍官,叫什麼來著?他平時的為人品行如何,陛下不妨派人打聽打聽?”
“哦?”聽到這話,皇上也愣住了。
當時第一次聽說被黎輝誣陷的人,正是當年明國公楚萬的嫡長子,皇上也吃了一驚。楚萬的案子,當時下狠心快刀斬了亂麻,事過多年,回想起來,心裡竟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只是由謝敏提出來,皇上更加意外,她,難道不熟悉楚代璋,不熟悉楚家獲罪的前前後後麼?
“那是個千夫長而已,叫楚代璋的,不過,卻也是將門之子,是罪臣楚萬的兒子。”皇上緩緩的說道,眼角瞟著謝敏的表情。
“哦?竟然是他?”謝敏只是微微驚了一驚,“那想來,似乎倒不只有千夫長的本領呢。”
皇上被說的有些迷惑,怎麼,難道謝敏糊塗了,要把這麼好的位子不給自己哥哥,偏偏是給楚萬的兒子?
其實若真是這樣,皇上心裡倒是願意的。之前群臣在朝堂上爭論,誰也沒能說出個解決辦法來。就算是謝攸不合適,也沒有人知道誰更合適。
也許,反倒是楚代璋,可以擔當此任。早有人稟報過,楚代璋在軍中戰功累累,深得人心,只是因為黎輝黎清的阻撓,一直只停留在千夫長的位置上不曾再升官。
楚萬的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多年,不論是不是冤枉,皇上心中都對這位曾經的愛將開始產生了些許的不捨和懷念。
如果,善待一下他的兒子,也算是對得起他了吧?
更重要的是,盛啟軍常年在外平定戰亂,離京城甚遠,就算代璋坐上了這個位子,他如今是孤身一人,無親無故,也不會對京城的局勢有什麼威脅。
似乎倒是被謝敏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