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曉婷稍微聊了一會兒,秦向陽準備結賬,結果發現人家已經付過錢了。
得,少刷了好幾十的經驗值。
秦向陽打了一輛計程車去銀行,順手看了一眼系統介面,頓時“咦”了一聲。
奶茶店的投資專案已經發生了變化,秦向陽記得原本的投資金額是十萬,收益是每年二十萬到六十萬之間,但現在已經變了。
【正在進行的投資,CC奶茶店,投資金額2060萬,期望收益(80150)萬/年!】
投資金額變大了,但收益也變高了,而從這個比例上來看的話,絕對是比之前賺的更多,而這也讓秦向陽發現了新大陸。
奶茶店的投資為什麼會變?
那是因為秦向陽改變了潘曉婷的想法,從而改變了整個投資的計劃,於是乎,投資金額和收益自然也變了。
如果說,之前還不太確定奶茶店新的方案是不是更好的話,那麼現在已經確定了,系統已經給出了很明確的提示!
而投資金額和收益波動很大,大概是因為潘曉婷並沒有做好完善的計劃,如果能夠拿到完整的計劃,是不是兩邊的數字能夠更加的準確一些?
也就是說,系統所提示的投資專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情況的發展而產生變化,那麼,他或許發現了一個系統新的用法。
可以用系統來衡量一個計劃是否已經完善到了最佳!
這可是bug一般的神技啊!
為什麼商業大佬能夠抓住機會,走在時代的風口,而普通人就只能為大佬打工?
不就是因為一雙毒辣的眼睛,能夠看到商機與未來的發展嗎?
而現系統的這個功能,可是比大佬更加精準!
所以,我也能成為大佬了?
秦向陽興奮了一會兒,接著便想起了自己鹹魚的夢想,連忙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能財務自由就好,還有就是把系統等級升滿就好,其他的就不要去想了。
當下最好是再弄點錢,身上只有三十萬,雖說賣車也是一個辦法,但能不賣車就不要賣了,畢竟轉賣也麻煩,而且車這東西,落地就貶值,一下子就變成二手車,賣掉一點也不划算。
不過自己還有個消費返利卡,如何能最大化呢?
最好是能買一個差不多十萬塊錢的東西,一下子能返利二十萬,一點不浪費,但十萬的物件似乎也只有奢侈品能辦到了。
如果投資也算消費就好了,正好不是奶茶店麼,裝置什麼的怎麼著也有個十萬塊錢吧?既剩下了投資,又刷了經驗……嗯?
好像,不是沒有辦法?
如果我把裝置買下來,然後送給潘曉婷,那應該能算消費吧?送珠寶首飾是消費,送機器怎麼就不算消費了?
而潘曉婷有了機器,是不是就省了投資?
好傢伙,就是不知道系統認不認賬?
這系統也沒個語音對話,想問一聲都沒辦法,只能自己試驗,那麼,要不要試一試?
如果成功了,那算不算卡了系統bug?
秦向陽有些興奮,於是連忙給潘曉婷去了個電話,讓她先查檢視,開這麼一間奶茶店需要什麼樣的裝置,大概多少錢。
試一試不虧,反正就算最後不算是消費,那早晚也是要投資的。
下了計程車,秦向陽讓司機師傅等一等,他到外面自助機,掏出銀行卡給溫雅同學又轉了一萬塊錢,雖說之前說好的是四千,但他怕麻煩,索性多轉一些,把剩下幾個月的也轉過去,省的下次還要來。
成功操作以後繼續上車,回家。
到家以後隨便弄了點吃的,然後開啟了學習模式,一直到晚上去外面覓食回來,接到了潘曉婷的電話,不禁有些驚訝,這麼快就調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