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祝,你先鬆手。”
祝希勤前半輩子務農,後半輩子搬磚,手勁大得過分,一激動更忘了控制力道,兩隻手跟鐵鉗似的夾住甦醒的右手。
他再不鬆手,甦醒的右手就廢了。
“哦哦。”祝希勤忙鬆開手,真心實意地道歉:“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我一時忘形。”
不怪他,聽說有三億進帳,不用還,不不不,有人肯掏三億買他的別墅,那簡直是天上掉一大塊餡餅砸他頭上。
從95年簽下包工包料的合同,帶鄉親們進工地施工至今,祝希勤一直被催債。施工隊幾百號人每天要吃飯,一日三餐;每月到日子要發工資,少的四五百元,多的一千餘元;東風車每天源源不斷運來河沙水泥石子等建材,這些建材以約定日期為準,有的一個月,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結一次帳。
一開始祝希勤以為HK大老闆富得流油,肯定不會拖欠施工款、建材款。沒想老闆擅長公關和開空頭支票,只結第一個月的帳,第二個月開始拖欠,越欠越多,最後乾脆撂挑子。
換第二任老闆的時候,祝希勤已經走不了了。拖欠鄉親們的工資,不把工資發了,他沒臉回老家,沒臉見鄉親們。只好咬牙苦熬,希望新老闆能把欠的錢還了。
新老闆以為撿漏,別的不說,光是這塊819畝的地皮就值幾千萬。加上地皮上的別墅,一幢500萬,當時建成十多幢,還有很多蓋一半的,最少值一億。
他從HK商人手裡接過來,只付五萬元現金,其餘的都是債務。
牡丹園的債務有四樣,建材和施工隊的工錢是大頭,水費、電費是零頭。
新老闆想得挺好,把建好的別墅賣了就能解燃眉之急,剩下的都是賺。讓他沒想到的是,HK商人利用人脈和廣告,已經賣了十幾幢,建好的差不多有主了。
他沒前任的人脈,捨不得投錢做廣告,房地產又是寒冬,別墅賣不出去,沒有錢進帳。倒是建材商天天催債,包工頭老祝天天找他賣慘。
不到一年,他就快瘋了,恩威並施把燙手山芋扔給祝希勤,果斷跑路。
對祝希勤來說,當老闆和當包工頭沒有區別,一樣要為鄉親們的一日三餐和工資發愁;一樣要求建材商們再寬限幾天。
哪怕第一期建成賣光,他還是欠一股屁債。如果手裡有三億,先把鄉親們的工資還了,宰一頭豬,讓他們吃兩餐好的;再把建材商們叫來,能還多少算多少。
祝希勤只用幾秒就把三億安排好了。
甦醒的右手一片紅腫。
祝希勤手足無措,擔心甦醒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苦守工地五年,總算遇到財神爺,要是走了,他只能去跳河了。
柳依依關切地問:“沒事吧?”又怪祝希勤:“祝總,你的手勁太大了。”
“是是是,我的錯。蘇先生,您稍等,我這就讓人去請醫生。”祝希勤說著拔腳就走。
甦醒喊他回來,問:“這裡有醫生?”
“村裡有赤腳醫生。不遠,三四公里,騎單車來回半小時。”祝希勤真心實意道:“讓他上點藥消消腫。”
財神爺啊,您可千萬不能一走了之,我還等你三億元救命呢。
甦醒白他一眼,道:“赤腳醫生?你想把我的手醫殘?三億能拿多少幢別墅你算過嗎?”
哪能心裡沒個譜呢。祝希勤早就悄悄算過好幾遍了,他面相憨厚,實際很有心眼,故意喊售樓小姐拿計算器過來。
幾個售樓小姐都看傻了,三億,是華夏幣嗎?
祝希勤連喊幾聲,才有一個姑娘遲疑著遞過計算器。
祝希勤連算三四次,沒錯,和他心算的一模一樣。他道:“蘇先生,打八折,一幢400萬,3億一共75幢。”
甦醒道:“好。我先選別墅。”
他走到模型邊,道:“老祝,哪些是賣出去的,哪些是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