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戰皆為勝,萬般犧牲再所不惜。
對戰雙方手中的竹劍假如換作是開刃真刀,那麼下一刻必然要分出高下與生死,也只有血染的風采才配得上這樣的對決。
圍觀這場體測的所有觀眾都為這股宛如大雨傾落的氣勢而屏住了呼吸。
站在瓢潑劍雨中的楚子航終於動了。
但並非大多數人設想中向周身劃出圓月斬擊進而力破合圍。
事實上在許朝歌腦海的推演中,楚子航如果揮出了橫斬試圖破局,那麼這場對決將立刻結束。對方三人會用手臂骨頭鉗制住楚子航的劍刃,然後瞬間把他殺死。
被籠罩在劍刃下的楚子航肌肉放鬆,似乎渾身都是破綻,他持劍於自身尾椎骨側,手握劍柄,自下而上將整個劍身跨於背後。
中國武術定式:蘇秦背劍。
春秋戰國君子精通“射”“御”兩道,允文允武。傳說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合縱抗秦時,背後斜跨長劍用於防身。後世敬仰其成就,以“蘇秦背劍“來命名武術定式,十分形象,通俗易懂,更取其縱橫捭闔之意。
最先刺落的突刺被楚子航手中劍身精準地格擋下來,貼身的竹劍讓隨著突刺而來的手臂僵住了,無法按照設想中將楚子航的竹劍徹底按死。
隨後楚子航手腕發力輕撥,劍刃輪轉準確地磕擊在另一柄竹劍最薄弱的地方,斜斬下的袈裟斬就此被帶歪落在了空處。
面對氣勢最兇猛,但也是最慢的唐竹,他仰身飛踹,如同踹飛垃圾桶一樣將對方連人帶劍一同踢回去。
正如同三人隱藏的另一隻手,所有人都忽略了在正宗劍道比賽中不會用來攻擊的雙腿。
但施耐德所言,這是實戰。
瞬息之間局勢逆轉,楚子航反手持劍,落地之後雙足發力向著倒飛出去的對手欺身而上,腳底並步點劍三步之內手中竹劍猛然向前劈出,劍刃破開空氣帶起風雷赫赫,對手的面甲在這一劍之下豁然裂開。
“一擊。”施耐德開口宣佈。
這不是結束,楚子航一劍之後單腳站樁,弓身後退一步,接上的是下一式貫通的獨立反刺,劍刃自下而上向後反撩而去,原本應當輕柔如春風化雨的劍術此刻成了燎原野火。
快、準、狠!
劍道館外觀眾只覺得眼中忽然有流光劃過,下一刻猝不及防之間直面了這一劍的對手被狂暴的劍勢甩飛出去。
“二擊!”施耐德大聲喊出。
後撩的劍刃同樣帶動了楚子航身體。他轉身斜帶,站樁的腳踝扭轉,如同強弩勁矢扣發。他踏出的每一步都踩碎了地板,迎著朝自己追身而至的敵人猛然起跳再兇猛躍下撲殺。
這一刻他彷彿重新回到了麗晶酒店,面對著少女斬出那竭盡全力的一劍。
獅子示現!無物不斷!
“三擊!”竹劍斷裂兩截,拋飛又落地。
漫座寂靜,館內館外只能聽到施耐德大力鼓掌的聲音。
許朝歌和愷撒同樣輕輕鼓起了掌,前者揣摩著楚子航在兔起鶻落之間的太極劍術,而後者冰藍色的眼瞳裡則是燃燒起一股渴戰的慾望。之後跟著鼓掌的是回過神來的芬格爾,放下攝像機巴掌拍得既賣力又大聲。
最後噼裡啪啦的掌聲在人群中響起,從雨打芭蕉的輕響變成電閃雷鳴。
楚子航如同發條般擰緊的身體驀然鬆垮下來,從四肢百骸中湧出的疲憊讓他踉蹌了一下。汗液開閘,瞬間浸透了他的校服,從褲管中滴落下來濡溼了地板。
楚子航,第一關,三番打,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