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舉長矛,向大營前進,想用整體陣形壓制張遼。
四個方向各有長矛向外,一步一步緩慢移動。
張遼試探幾次,試圖引誘矛手離陣,都沒有效果,難以將夏昭矛陣撕扯開來,只得無奈放棄。
看來只有等龐德先登軍趕來,才能以弩破矛,將夏昭殲滅。
派騎士打了火把向西疾馳,請龐德加快行軍速度。
夏昭大意之下,損失慘重,反而清醒過來,將張遼從破爛不堪的營地驅趕走後,搶救了一些糧草,又聚攏了一些潰兵,仍舊列著方陣,向西退去。
夏昭慶幸自己行動遲緩,距離沁水縣城尚不甚遠,或許能夠搶在朱樟、龐德軍到來之前趕到城下,那時據城固守,劉軍將奈何自己不得。
蕩寇軍哪裡肯放夏昭脫身,如同狼群一般緊緊跟著夏昭,抽冷子就撕咬一口。
夏昭且戰且退,緩慢但堅定地向西行進。
此地距離夏昭出發的沁水縣只十五里左右。夏昭來時遲緩,只因輜重較多,如今放棄輜重,輕裝逃回,雖有張遼襲擾阻礙,也不比來時慢。
兩個時辰過去,斥候向張遼報告朱樟和龐德正急行軍趕來,請張遼務必再遲滯夏昭片刻。
張遼遙遙望見沁水縣城頭上的燈光,嘆息道:“這夏昭雖然兵略差些,倒有些果斷。恐怕朱龐二將軍難以趕上了。”
張遼緊緊盯著夏昭軍,試圖捕捉到什麼戰機。
夏昭軍終於趕到城下,宋逸長長出了一口氣:終於趕回來了!可以擺脫掉陰魂不散的張遼了!
號角嗚嗚吹響。
蕩寇軍就在夏昭士兵心理上有些鬆懈之時,突然發動猛烈攻擊。
張遼奮勇衝殺,直擊夏昭中軍。
城上弓箭手放箭掩護,城門就在眼前,跑入城中就安全了,又何必面對張遼這個凶神!夏昭長矛兵皆無鬥志,搶著往城裡奔逃。
城門能有多寬?
夏昭軍長矛手加上聚攏的大營潰兵,足有七八千人,一時哪裡湧得進城去!
夏昭高聲呼喊:“止步!擊賊!”有誰肯聽?
宋逸、胡諮等見勢不妙,衝到夏昭近前,簇擁著他向城門便跑,環首刀在手,遇到阻路者便是一陣砍殺,直殺出一條血路,擠入城中。
張遼冒著城上矢石,玩命斬殺袁兵。
這些袁兵已經徹底崩潰,早扔掉手中武器,只知拼命向前擁擠,後排的人被張遼等割麥子般刺死砍死,寧肯等死,仍舊不肯回身作戰。
陷入了魔怔,心中只有一個字:逃!
夏昭被送上城頭,看著自己麾下兒郎被豬羊般殺戮,心痛如絞,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宋逸雙眼通紅,大吼道:“放箭!放箭!”
城上守兵顧不得誤傷自己人,拼命放箭,才終於將張遼逼退。
八千兵逃至城下,直接入城的只有兩千人。張遼直接斬殺者不過千餘人,自相踐踏而死者高達三四千人,還有千餘人沿著城牆向兩側奔逃,逃得性命,從他門入城,千餘人在張遼退走後得以入城。
城中共有士兵六七千人,但士氣極其低落,低烈度守城還可以,根本不可能再出城作戰。
夏昭一病不起,將指揮權交給宋逸,咳血道:“我愧對右將軍,愧對相國,愧對魏王!待罪之身,等死而已!”兩行眼淚從眼角迸出。
宋逸雖接替指揮,卻殊無歡喜之色。張郃軍法極嚴,眾人遭此大敗,下場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