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得知李放、凌充奪取冀縣、席捲漢,並計劃東入扶風,擊掌讚道:
“李麟遊剛柔並,凌子任一身虎,皆英才也。
如此斷絕韓遂後,即使不能逼降韓,也可將之困鎖於關中。
等到大軍西征之,取長安如拾草芥耳。”
弘農太守兼軍謀部密諜司從事徐庶也在,道:“可諷偽漢去帝,韓遂若肯送質,封其為秦,亦無不可。”
只要東漢佔了大義名,有的是辦法透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關中問題。
拿下關中,劉備便再無後顧之,可以從容對付袁紹了。
荀攸比較冷,給田豫、徐庶二人潑涼,道:“韓遂老而彌,成公英智謀之,恐怕沒有這麼容易就範。我等還是想辦法在漢陽牢牢站穩腳跟為上。”
田豫收起喜,略一思,就明白荀攸的擔,道:“公達是說韓遂會盡調漢中軍去圍剿涼州兵?”
荀攸道:“我軍在潼關只有三,加上上郡周泰、陳,一共不到三萬,韓遂東部有五萬兵,又採取守,兼有地,我軍是很難攻入長安的。
韓遂完全可以壯士斷,將漢中大軍調,揮師西,聯合羌,全力絞殺涼州兵。”
徐庶也冷靜下,點頭道:“公達言之有,我卻是過於樂觀了。李放、凌充等立足未,恩信未,若被韓遂、羌氐以優勢兵力攻,未嘗不會遭遇危險。須得儘快給予支援。”
但援兵何來?
周泰、陳祿兵進至雕,前鋒到達漆垣。楊秋則堵住祋(du祤(y。
祋祤號稱“北山鎖鑰”、“關輔襟喉,扼守上郡進入關中的門戶。
周泰、陳祿大軍難以透過。
山地小股軍隊作,周、陳士兵不是羌氐胡人的對,損失極大。
羌氐熟悉地,慣走山,在這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上如履平地。
周泰軍改編自郭貢豫州,陳祿軍改編自呂布兗州,多出身於平,雖有意識地補充山,加強山地作戰訓,但畢竟時日較,與羌氐頗有差距。
周泰陳祿救援涼州兵的唯一方法只能是擊敗楊,自渭水河谷西上。
但若能擊敗楊,都可以直接攻擊長,行圍魏救趙之計,又何必繞過長安去救漢陽?
此路不通。
那麼不經祋,從雕陰、高奴直接西上是否可以?
往西繞行至泥水、涇水谷,南下至漆,然後經杜陽、雍,可以繞過楊秋至關中平原西部。
這條路理論上可,但大多是山路。
路程足有上千裡。
上千裡的山,要走多久?要損失多少人?路途上輜重後勤如何解決?
根本不可行。
所,周泰、陳祿是指望不上的。
田豫所領陳到、公孫方、李質三軍更不可能越過整個關中平原去救涼州兵。….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至於南線的張,勉強自,就算韓遂漢中軍團調,他也只能虛張一下聲,無兵可派。
盤算一,沒有辦法給予實質性的兵力支援。
這麼一,李放、凌充等攻下漢陽、東窺扶,貌似形勢大,實際上像捅了馬蜂,將自己置入了險地。
生機何在?
徐庶道:“雖很難給予兵力支,但政治上的支援手段未嘗不能奏效。
河西最大變數乃是羌氐。羌氐所求不過土地、居,可權宜與,聽其在河西諸郡耕種、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