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望著大帳內縱橫交錯的屍體,臉色從容,對劉猛道:“今誅其首領,各路宗賊群龍無首,心中震恐,彷徨無極,豫章南部反手可下。我願領兵平之。”
劉猛之前既然採納法正計策誅殺宗帥首領,自然會支援法正到底,問道:“孝直需多少兵馬?”
法正道:“一部足矣。”
劉猛道:“一部太少。我撥予孝直兩部士兵。一是須拿下廬陵三縣,二是須搗毀諸塢壁,三是須儘快解送糧草北上。此三者,孝直能辦否?”
法正肅然拱手道:“若不能辦成,願依軍法!”
劉猛遂從摧鋒、陷陣各抽調一部交給法正。
法正率兵三千多人,急行南下。將僮芝等人首級號令石陽、平都,二城不戰而下。
法正在二城中徵集丁壯,得兵三千,大張旗鼓,高歌猛進,直撲廬陵。
廬陵看到僮芝首級,戰降兩派莫衷一是,自相殘殺。
法正乘亂攻城,撞開城門,殺入城中。
摧鋒、陷陣兩部勇士咆哮衝殺,將主戰的廬陵守兵屠戮一空。法正趁機率兵攻陷城中莊堡,將幾個大姓一網打盡,凡壯年男子全部囚禁於獄中,其財富糧谷盡皆繳獲充公。
法正行事酷烈,手段狠辣,廬陵三縣豪強算是倒了大黴,被法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予以絞滅,至少百年財富抄掠精光,盡入公中。
法正將糧谷源源不斷解往新淦,徹底解了劉猛主力乏糧之危。
人有勸法正將手段放柔,省得激起民變。法正冷笑道:“我抑強扶弱,有利於平民,民變從何而來?若豪強欲反,儘管舉兵,我一萬精銳怕得誰來?”
法正威風遠振,豫章南端的贛縣等豪強都派使者前來,向法正表示臣服。
法正責以糧谷、丁壯,得糧谷萬斛,丁壯三千,便在新淦附近屯田,做持久之計。
劉猛入豫章,最先得到訊息的是坐鎮南昌城的張紘、呂範。
張紘如孫策之張良,呂範如孫策之蕭何,兩人鎮守後方,向前線的孫策、周瑜源源不斷運送兵糧和丁壯,支援孫、周與牽招、太史慈作戰。
呂範親自提兵南下支援新淦,僅晚了半日。
留鎮新淦的宣教侍郎侯賢出城擊之。
呂範不接戰,主動後撤至盱水之北。
兩軍隔水對峙。
侯賢幾次搭建浮橋,都被呂範破壞。
呂範見對面乃是漢軍最為精銳的陷陣軍,心頭沉重:漢主派如此精銳截斷豫章,看來對消滅己方勢在必得。如今遭到南北夾擊,戰局大大不利。
呂範派人急報張紘,請其稟報孫策,請孫策定奪方略。
張紘接到呂範軍情,擔憂之事果然成真,手書一封交給使者,命火速報知孫策。
孫策方與牽招、魯肅戰於柴桑、彭澤,聞後方遇襲,心中震駭,急招周瑜。
周瑜到後,見孫策面沉如水,將張紘書信遞了過來。
周瑜展信一看,張紘寫道:
“劉備派劉猛襲佔新淦,已切斷我軍後路。
為今之計,只有棄豫章,西向長沙,去投劉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