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天空雲團不少,陽光並不甚烈。
夏風吹拂,使得酷熱的天氣有了一絲涼意。
見孫策軍下了山坡,劉猛再次下令擊鼓前進。
兩軍相向而行,直到相距兩三百步。
鼓聲停止,兩軍再次停下腳步。
各級將領高聲喊話,命令檢查裝備、武器、鎧甲,重申作戰要點,進行戰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咚、咚、咚!
鼓聲再起。
兩軍先鋒率先出陣,祖郎和許褚不約而同高聲嘶吼:“殺!”向前突進。
鼓聲從緩到急,兩軍戰士的腳步也由慢到快。
轟地一聲,兩軍一線士兵刀兵相接,撞在一起。
兵刃交擊聲,利刃入肉聲,悶哼聲,吼叫聲,交織在一起,譜成殘酷的戰鬥樂章。
祖郎解煩部軍官來自孫堅老兵,骨幹乃丹陽精兵,主力則是會稽、豫章山民。
“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
丹陽從前漢時期就出精兵,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山川險峻,蠻越百姓為逃賦稅,常聚山林,與官府常年廝殺;二是漢越雜居,常相鬥,亦互相學習,漢民兵法與蠻越剽勇相結合,遂多出勇士;三是郡內富於銅鐵,百姓得以私鑄兵器,各依宗族相鬥,久戰則精。
這一特點也適用於會稽、豫章諸山區。
祖郎本人統兵之能不好判斷,單論武力,乃是當世一流。祖郎在另一個時空曾險些擊殺孫策,投降孫策後“與太史慈俱在前導軍,人以為榮”,可與太史慈相提並論。
祖郎親自率領的解煩部,作戰勇悍,攻擊力極強。如果是劉備普通軍隊,還真不一定能抗住其攻擊。
可惜他遇到的是許褚。
許褚本人之勇武自不必說。董襲“長八尺,武力過人”,賀齊討平山越,軍功赫赫。還有其他抽調的各軍猛將,都是勇武敢鬥之士。
許褚所部千餘人,亦自各軍抽調組成。主幹乃是身經百戰的摧鋒、陷陣二軍精銳以及橫野軍許氏劍客。
陷陣軍的前身是劉備南下青州之前組建的陷陣隊,至今四年有餘;摧鋒軍前身摧鋒營是初定青州時所建,至今也三年多。劉備數次大戰、惡戰,二軍無役不與,屢建功勳。橫野軍成軍稍晚,核心是許氏劍客,曾遭挫折,補入精銳,知恥後勇,愈挫愈奮。
祖郎接連擊殺三名漢軍精銳,碰到了董襲。
董襲與祖郎有過一面之緣,乃是主動上前迎戰。
祖郎一刀未能擊退董襲,定睛看去,喝道:“董襲!身為揚州人,汝賣州求榮,安敢阻我?”
董襲冷笑道:“汝不過山賊草寇,乃是揚州之恥,還有臉代表我州?速速受死!”揮刀猛攻。
祖郎大怒。
兩人捨生忘死地廝殺,瞬間各自掛彩,但一時難分上下。
解煩部人數略多,但不敵漢軍勇銳。
許褚劍光縱橫,手下無一個活口。兩軍各有死傷,但很明顯解煩部死傷更重。
漢軍先鋒壓著解煩部打。
孫策對徐逸、韓晏道:“事急矣!速擊之!”督徐逸、韓晏悉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