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破晉陽,殺曹兵四千多人,俘兵一萬。中郎將夏侯惇、校尉丁斐戰死,中郎將樂進、軍師程昱自殺。
中郎將高覽、程銀、侯選、李堪,校尉車胄、劉秉等皆降。
太原太守棗祗被俘,不降,暫時囚禁。
幷州別駕、軍師中郎將荀彧雖未自殺,但堅拒劉備徵辟。
劉備將荀彧交給荀攸照顧,待回豫州,放歸家中為民。
劉備因徐晃阻隔曹操北逃之功,拔之為裨將軍,都督驍騎、殄寇二軍,進逼原平。
又派使者前去見雁門太守郭縕,曉以形勢。
郭縕見了劉備使者後,將郭淮叫來,苦笑道:“汝當曹孟德是個英雄,卻落得如此田地。
如今劉玄德破晉陽,據太原,雄兵數萬。
今來信要我歸附,汝認為該當如何?”
郭淮滿臉羞慚,向郭縕跪謝道:“小子不知天下之大,錯認英雄,險些害了大人,請大人責罰。”
劉備攻曹操入太原時,郭淮曾建議張汛、徐商南下相助。
張汛同意,但徐商認為曹操明令其守雁門,為曹軍後路,若率爾南下,萬一雁門有變,那就大事去矣,不從。
郭淮當時嘆息道:“曹公既如此相疑,夫復何言!”悶悶不樂。
郭縕見兒子情緒如此低落,安慰他道:“汝此前認為劉玄德難以遽破曹孟德,雖然判斷錯誤,但以常理度之,亦無不妥。即是為父,也未料到劉玄德如此了得。
如今其雖派兵進逼雁門,卻又派使者好言曉喻,當是力已盡之故也。
袁紹之子、幽州刺史袁熙亦有使者前來。
則是從劉,還是從袁?”
郭淮雖然判斷錯誤,但郭縕見他思路清晰,已不將他視作尋常孩童,如今是真情實意地與他討論。
郭淮道:“小子認為當從劉。”
郭縕道:“善!”
派飛騎命原平縣令開城門,納徐晃、衛靚入內。
同時郭縕親自率兵自陰館南下,迎接徐晃、衛靚。
徐晃、衛靚北上,與郭縕見於廣武,賓主盡歡。
徐晃帶著劉備手令,繼續以郭縕為雁門太守,又加平北中郎將。
衛靚屯兵廣武縣,徐晃經陰館北進,屯兵汪陶縣。
汪陶以北各縣並不在朝廷治下,為諸胡所據。安排徐晃屯兵此地,足見劉備對徐晃的看重。
劉備帳下曾專任一方、都督數軍的大將,有呂虔、牽招、田豫、關羽,現在又加了徐晃。
見曹操被滅,黑山張燕親自來見劉備,表示投效。
此前司馬俱率黃巾舊部去山中尋張燕,張燕雖盛情款待,也表達了對劉備的仰慕,但未派兵相助。
司馬俱悻悻而歸,向劉備謝罪。
劉備道:“此非君之過也。何罪之有。”
這次見了張燕,劉備見他三十多歲年紀,身材瘦小,但聲音洪亮,氣概不凡。
劉備責備道:“君來何其晚也?”
典韋、劉猛、許褚、鮑出等侍立左右,瞪視張燕,殺氣騰騰。典韋等皆雄壯大漢,而張燕瘦小,兩者不是一個量級。
換了常人必然瑟瑟發抖,跪地請罪了,張燕卻面色鎮定,拱手道:“公方平小患,大憂在東,用武之處頗多,燕今來投,未為晚也。”
劉備笑道:“聞君有膽略,適相戲耳。”上前執張燕之手,引他入席,就坐在劉備之側,為張燕引見眾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