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三百三十五章 麴義先下手為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五章 麴義先下手為強 (1 / 2)

袁紹渡河不利,遂用沮授之計,大張旗鼓西上,聲稱自軹關道入河東。

魯肅對雷升道:“軹關陘險峻,劉公既入河東,必分兵守關塞,袁本初兵再多,亦難短時間攻入河東。

我控扼黃河渡口,防袁紹南下斷劉公糧道,方為穩妥之計。”

魯肅看得清楚,河東在王邑手中,與在劉備手中,截然不同。

王邑乏武略,擁河東,宛如小兒持金行於鬧市。

劉備據河東,西制大河,東塞王屋,收鹽池之利,得汾水之饒,大益於霸業。日後以河東為基,不僅可進取關中,更可夾擊冀州側翼。

魯肅於公元191年四月,初見劉備時,就提出要將曹操逐出兗州,然後據青兗、圖豫徐,與袁紹、劉表對抗的策略。

劉備公元191年六月與曹操初戰東平,公元192年六月破曹操於鹹城,歷時一年。

這一年間,魯肅進一步加深了對曹操的認識,將其視為劉備的勁敵。在曹操復起幷州後,魯肅第一個向劉備提出須提防曹操南取河內、河東,威脅司隸。

李通、許褚若能將曹操羈絆住,待劉備解決呂布後北上,則可破曹操於河內。可惜曹操果決,斷然將河內讓於麴義。李通、張遼不敵麴曹聯手。

曹操遂得河內,殺李通,據河東。

劉備逼降呂布後,面對曹操席捲弘農、攻殺牽招的姿態,不得不迅速西上。

目前劉備與曹操相持,所處的戰略形勢開始惡化。

最主要表現在南線薄弱,腹心空虛。

若劉表、袁術聯手南侵,豫、徐難保。

當然,劉備敢於北征,也是看到劉表與袁術正爭豫章,兩相牽制。

至於袁紹,若提大軍十萬南下,靠趙雲、魯肅五軍不到三萬人,誠然難敵,但遲滯數月還是可以做到的。

劉備最大的依仗來自於青、豫、兗三州得地農民。

三州均遭黃巾之亂,百姓離散,田地荒蕪。

劉備據青州後,將荒地收歸官府,在實施軍民屯田的同時也招徠流民耕種。

其中三輔等地流民或為躲避戰亂,或為躲避苛政,東逃入關,為牽招、徐邈、田疇等招徠,成為最大的流民勢力。

穎川、汝南遭受黃巾之亂較深,無主土地極多,三輔流民主要安頓於此二郡。

根據劉備政策,流民耕種荒地,首年需與官府進行一定比例分成,該比例逐年遞減,三年後,土地全部屬於該流民。流民編入戶籍,成為農民,每年繳納固定田租,多勞多得。

劉備又將人頭稅算賦和口賦合一,按戶收取農民自己可以生產的絹綿等物,避免農民出售農作物換錢時多遭受一層盤剝。

芻藁(chúgǎo)(芻為飼草,藁為禾杆)等雜稅也有所減輕。

徭役更是嚴格強調不得違反農時。

凡是農事優秀的縣令均得以升遷,凡是農事辦得較差的縣令均予以廢黜。

同時,劉備對加大對不法豪強的打擊力度,抑制土地兼併。

農民得地,有了容身之所,對劉備極為擁護。雖還沒到踴躍參軍保衛勞動果實的地步,但面對外寇入侵,不懼於拿起鋤叉斧棍進行反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