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頷首。這劉彌商貿規模未必及得上青州王氏、徐州糜氏,但看事之深度則超過上述商人。
劉彌續道:“至於農商關係,小王認為,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過於重農,有能有力者務求兼併,小農無立錐之地。過於重商,耕種者少,萬一荒年,百姓飢餒。”
劉備仔細看了一眼劉彌,心中滿意,這也是個人才,不為現在主流思想所接受的另類人才。
無農不穩。如果不保證先有糧食可吃,就盲目發展商業,到時候饑民遍地,必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者。所以,劉備才大力發展曲轅犁。如今青州曲轅犁基本普及,豫州、徐州陸續推廣中。最大的掣肘是冶鐵水平和規模。
無商不活。有了商貿流通,整個社會才能流通起來,不只是貨物的流通,還有資訊的流通,思想的流通,人才的流通。
無工不強。農具離不開工業,武器製造離不開工業,陶器、瓷器、漆器,紡織,繅絲,都離不開工業。工業會支援農業,哺育商業,但又與農業爭奪人口。
要想基業長青,長治久安,這些關係必須處理好。
大戰將起,農、工、商之間必須協同發展,將基本盤扎牢,才能挖掘潛力、集聚資源,支撐戰爭的消耗。
劉備滿腦子思索的都是經濟大事。至於劉寵,雖然號稱強橫,但還沒被劉備放在眼裡。
劉備的目光只是掃了陳國一眼,就望向北方的濟陰郡,再往北的幷州和冀州。
那裡盤踞著的曹、袁,才是劉備真正的大敵。
當然,戰略上藐視劉寵,絕不等於戰術上不重視他。
劉備在從彭城動身西上前,已根據郭嘉、劉曄等建議,移臧霸入汝南,防備劉表、黃祖;命汝南太守田疇、武捷校尉許定北至汝陽,威脅陳國國都陳縣。
一封書信逼退張邈後,劉備親自率軍南下,進至鄢縣,與劉寵正面對峙。
聞天子被害後,豫州牧徐璆椎心泣血,寫信給劉備,願身入軍中,討伐長安逆賊。
劉備誓師於彭城,告知徐璆自己將親自提兵西上,徐公乃文人,不必上陣,守好後方即是最大貢獻。
徐璆憂心如搗,難以成眠。不久前又傳來劉焉稱帝於成都的訊息。徐璆日夜長嘆:“天下非復為漢所有矣!”
徐州牧孔融也鬧著西上誅賊。
劉備不許。
孔融大怒,欲單身而行,被東海相王修禁止。
王修曾為孔融故吏。是孔融將他一手提拔,先表為北海國主簿,又代理高密縣令。劉備據青州後,將他表為泰山郡丞,得徐州後又表為東海相。
孔融怒斥王修忘恩負義。
王修不動怒,亦不謙卑,面對孔融唳罵,面色平靜,行若無事。
徐璆得知孔融被劉備變相軟禁後,嘆道:“劉焉跋扈稱帝,劉表割據稱王,劉寵欲行兼併,反襯托劉玄德謹守臣道、心懷漢室。曏者認為其或有不臣之心,如今其復能臣誰?”心中紛亂,化作長長嘆息。
反覆思量,徐璆還是想盡人事而聽天命,劉焉、劉表燒起戰火徐璆鞭長莫及,也無能為力,劉備、劉寵最好能化解糾紛,攜手共討逆賊。
在這種考量下,徐璆帶著諸從事,自譙縣西上,至鄢縣見到劉備。
劉備知其來意,直接對他道:“若徐公能說服陳王,攜手共向關中,備自然毫無反對之理。”
徐璆遂去見劉寵。
劉寵聽了徐璆之言,冷笑一聲,道:“徐公智者,觀史書多矣,此等緩兵之計,小小伎倆,能矇騙得了我麼?”
徐璆愕然,忙百般解釋,劉寵只是不信,最後道:“除非劉玄德率大軍離開梁國,直抵關中,我才相信其無圖我之意。屆時自然也會率兵西上。”